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495)
报纸(700)
学位论文(185)
图书(146)
会议论文(39)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504)
地方文献 (27)
宗教集要 (13)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6)
文化溯源 (5)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1(532)
2008(399)
2006(338)
2003(252)
2002(226)
2001(223)
2000(152)
1995(225)
1979(36)
1957(1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52)
文学遗产(34)
知识窗(12)
围棋天地(5)
棋艺(围棋版)(3)
中华书局(2)
承德职业学院学报(1)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
读写算(小学中高年级版)(1)
中国医疗保险(1)
伶伦作律之真假辨析
作者:李傲雪  来源:青年文学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音乐  伶伦  王安石 
描述:伶伦,传说中的音乐人物,亦称泠伦,相传为黄帝时代的乐官,是发明律吕据以制乐的始祖。
新五力模型
作者:暂无 来源:销售与市场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型  社会变迁  王安石  破译 
描述:“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的千古绝唱.蕴含了历史演进和社会变迁的亘古规律。辞旧迎新之际,想画新桃,先熟旧符,若要知新.必先温故。我们从2005年乃至更早的营销脉象中,可以破译出什么密码
以谜射谜三则
作者:杨树礼  来源:新智慧:财富版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王吉甫  谜语  苏东坡 
描述:一天,王安石让好友王吉甫猜谜:“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王吉甫以谜破谜,吟道:“东海有条鱼,无头亦无尾,抽出脊梁骨,便是你的谜。”[第一段]
为官清廉的小故事
作者:李雨河  来源:党风与廉政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故事  清廉  王安石 
描述:正派的南范二公;王安石严以律已;凌冲两袖清风;郁林石的传人;
文窃雅偷
作者:那家伦  来源:法制博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宋朝  社会生活  文稿 
描述:别以为写写文章,读读书报的著作人没什么机密。着意往你舍间窃点什么还是有的。这不仅是你柜里的钱财、橱里可称作文物的东西,更有你不经意置放着的文稿,偷出去可换稿费。[第一段]
狐狸(下)
作者:暂无 来源:收藏.拍卖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狐狸  王安石  皮毛 
描述:元代《花本选集·王安石三难苏学士》记载:“内有九尾狐狸二头,日久年深,皆能变化,时常化作美妇人。”这种性别的定为,可能是因为狐狸的皮毛美丽,而且经常是穿戴在妇女身上的缘故。
两首“题乌江”,意境各不同
作者:孙彦君  来源:中学生语数外:初中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江自刎  意境  历史事件  王安石 
描述:唐代的杜牧和宋代的王安石对项羽的乌江自刎这一历史事件都以的形式发表议论。先看
语文教学中的“借物”
作者:周雪盈 陈克鹏  来源:陕西教育:行政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学  《游褒禅山记》  教学过程  王安石 
描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写道:治学如登山,必须借助于一定的外物的帮助,才能达到目的。经过几年实践,我认为语文教学过程中也可尝试一下“借物”。
贴春联
作者:王宝琪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春联  《元日》  王安石 
描述:丁丁:新年到,乐陶陶,快把旧符换新桃。 冬冬:什么“符”啊“桃”啊的,你能说明白点吗? 丁丁:你读过王安石的《元日》这首吗?“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瞳疃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岁朝清供
作者:聂鑫森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初三)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元日》  王安石  描写 
描述:“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这是宋代王安石的《元日》,它描写了古代迎新送旧的欢乐景象。燃放鞭炮,畅饮屠苏酒,贴春联,把春节的氛围酿造得浓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