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73)
期刊文章(1607)
学位论文(67)
图书(64)
会议论文(52)
图片(3)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41)
地方文献 (86)
非遗保护 (58)
地方风物 (29)
红色文化 (19)
宗教集要 (14)
才乡教育 (14)
首页图片-宗教集要 (3)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4(531)
2013(285)
2012(569)
2011(583)
2009(198)
2008(187)
2007(146)
1999(37)
1995(33)
1984(26)
按来源分组
云南日报(403)
都市时报(52)
中国统一战线(3)
南充日报(2)
橡塑机械时代(1)
中国城乡金融报(1)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1)
钟山(1)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
湖南医药杂志(1)
觏的政治和法治思想
作者:姜国柱  来源: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治思想  北宋中期  思想主张  朴素唯物主义  庆历新政  官吏  内忧外患  范仲淹  政治思想  积贫积弱 
描述:势.由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尖锐化,因此使当权的统治者无法摆脱内忧外患的惨境. 面对当时的政治危机,一些有识之士和开明的思想家,则要求
觏教育思想简论
作者:朱盛昌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育思想  庆历兴学  重视教育  培养人才  兴办学校  学校教育  加强教育  科举改革  科举考试  受教育 
描述:也宣告失败,州县之学也只留下空名,科举改革也全部作罢了。庆历兴学虽然失败了,但他的兴办学校,改革科举,把学校教育与科举考试结合起来的思想,比当时国家只管科举考试,不管教育的现象是一个进步。觏的教育
灏市长话廉政
作者:衡志  来源:深圳青年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灏市长话廉政
调元著作总目
作者:暂无 来源:西华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调元  气候图  春秋三传  十三经  左传  五代诗  总目  著作  孟子  周礼 
描述:犀志》二卷、《出口程记》一卷、《方言藻》二卷、《粤风》四卷、《蜀雅》二十卷、《五代诗》九十卷,补刻十卷、《童山诗集》四十
杜七古异同论
作者:葛景春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白  乐府歌行  杜甫  《蜀道难》  七古  《梦游天姥吟留别》  《将进酒》    胡应麟  《唐诗别裁 
描述:杜七古异同论葛景春李白和杜甫的七言古诗(包括七言、杂言乐府歌行)是唐诗七古创作的最高成就,即使是后人也无出其右者。明人胡应麟曾对唐代的七言歌行有一个总评:“唐七言歌行,垂拱四子,词极藻艳,然未脱梁
觏经济思想刍议
作者:穆朝庆  来源:史学月刊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农商关系  康国济民  北宋中期  商品经济  地主经济  宋真宗  官僚地主  重赋税  均田 
描述:觏出生在江西建昌军南城一个破落的衣冠之家。少年时代他发愤攻读,常常鸡鸣而起,更深不眠。既把富贵寓于读书之中,又把康国济民作为誓志不逾的夙愿。仁宗天圣九年(1031年),二十三岁的
觏与荀子礼论的异同
作者:赵军政 张斌 赖井洋  来源:汉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荀子  荀子     
描述:觏的礼论是对荀子的礼论的扬弃,二者在“礼”的起源、作用、行为价值取向等方面有诸多的关系。
觏经济伦理思想初探
作者:赖井洋 张斌  来源: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济伦理  经济伦理  平土  平土  节用  节用 
描述::利益是道德的基础 ,伦理思想是从实际的物质生产关系中产生的 ,并对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产生反作用。十一世纪中叶的思想家觏从实际物质利益出发阐明道德的起源 ,并力倡功利主义 ,强调平土、均田 ,注重
觏货币思想研究
作者:俞兆鹏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货币量  货币思想    盗铸  货币起源  贾山  货币数量说  北宋中期  中国货币  商品总量 
描述:觏(1009—1059年),是北宋中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他曾提出过一些货币理论,主要集中在《》卷第十六《富国策》第八篇中。总的说来,觏的货币思想不算高明,但仍有些可取之处,本文试图做些初步
八百与虎巴族
作者:王家祐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王母  伊斯兰教  时空演变  作古正经  《正字通》  说文解字  开明王朝  扬州八怪  《周礼》  公元4世纪 
描述:八百与虎巴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