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王英琦的矛盾——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札记
作者:王平  来源:当代文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英琦  世俗社会  道德理想主义  超越自我  寻找自我  终极真理  道德律  《随想录》  文以载道  爱情 
描述:王英琦的矛盾——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札记
张风《渊明嗅菊图》
作者:袁行霈  来源:中国书画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菊花  故宫博物院  白描手法  晚节  笔画法  风帽  半透明  元老  周亮工 
描述:。须令千载后,想慕有陶张。”署“上元老人写渊明小炤(同照),庚子”。上元老人即
情与景会意在言表——晏殊《浣溪沙》赏
作者:钟国榜  来源:初中生辅导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与景  晏殊  词语  浣溪沙  言表  自然现象  天气  流光  实景  郑谷 
描述:情与景会意在言表——晏殊《浣溪沙》赏
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作者:杨晓昕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悲剧  封建礼教  美学家  戏曲 
描述:浅论《牡丹亭》的悲剧属性——汤显祖《牡丹亭》有感
史实丰盈 词意简切:《汤显祖评传》
作者:王同书  来源:博览群书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评传  中国思想  牡丹亭  中国戏曲  博士生导师  徐朔方  重要成果  南京大学  研究中心 
描述:色当行。《汤》是他多年为学的积累,
论陆九渊的“易简功夫”书法对当今教育的意义
作者:刘召元  来源:科教文汇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易简功夫  应试教育  素质教育  大众教育 
描述:简功夫”所蕴含的主要含义,再结合我们所处的教育的环境和时代特色进行分析,从而指出“易简功夫”对于我们当今的“素质教育”“大众教育”和“快乐学习”都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动机与选择 《紫钗记》排演
作者:郭宇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钗记》  排演  上海昆剧团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梦”  艺术家 
描述:排演《紫钗记》的初衷,源于做全汤显祖临川四梦的构想,这也是上海昆剧团一个多年的梦。被誉为第一流剧团、第一流演员、第一流剧目、第一流演出的上昆,如今如何再度通过动作予以印
以心以血成书:王英琦《背负自己的十字架》
作者:郭因  来源:全国新书目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谈起王英琦的《背负自己的十字架》,一位搞文学评论的中年学者微笑着说:王英琦是把自己豁出去了。从某种意义上说,王英琦的确是在以夹叙夹议的方式,亦雅亦俗的行文风格,赤裸裸、血淋淋地剖露自己的许许多多生活的隐私和内心的奥秘,做到了一般人做不到的坦率与直白。
同是“独坐” 心境有别:三首咏孤独诗
作者:谢圣婷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孤独者  心境  表现手法  虞集  王维诗  秋瑾  真理  情感世界  人生体验  现实性 
描述:作为现代生活中几种意义的体验之一,孤独是有其现实性和深刻意味的。在孤独中,人们反躬自省,直面自己的内心情感世界。以前长期不甚明了的真理现在却变得一目了然了;以往对事物的谬见如今也清楚地现出原形。
情真意切 哀婉动人:李觏《哭十侄》诗
作者:王美春  来源:语文月刊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学文  白居易  未病  悲情  唐代  还乡  病故  采诗  感情  灵枢 
描述:情实感打动人之心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