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554)
报纸(855)
图书(125)
学位论文(101)
会议论文(4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194)
地方文献 (380)
地方风物 (34)
红色文化 (19)
宗教集要 (17)
才乡教育 (16)
文化溯源 (13)
非遗保护 (9)
按年份分组
2014(359)
2013(203)
2012(326)
2009(284)
2008(253)
2007(230)
2006(191)
2000(125)
1992(55)
1979(25)
按来源分组
其它(238)
戏曲研究(78)
抚州师专学报(48)
当代戏剧(17)
安徽文学(下半月)(8)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5)
兰州学刊(3)
华章(3)
运城学院学报(1)
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
《周礼•考工》乐钟部件系统
作者:李亚明  来源:文资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  乐钟  部件系统 
描述:《周禮‧考工記》(以下簡稱《考工記》)是迄今所見中國最早的手工業技術文獻,其《鳧氏》篇是中國最早的樂器聲學理論記載。本文在全面整理《考工記》樂鐘部件的基礎上,概括《考工記》樂鐘部件系統的層次性、關聯性、有序性三大特徵,提出《考工記》樂鐘部件之間具有縱向、上下和橫向的結構關聯,由此形成部件立體網絡。
公正的使者:新华人民法庭审判员王英泽
作者:雍振华 李义  来源:北大荒文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审判员  当法官  公正  公平正义  大豆种子  社会进程  新华  李氏  被告  人民法庭 
描述:有史以来,在法制社会进程中,法官是公正和正义的象征,法官的神圣职责要求法官必须具有一颗公正公平正义之心,才能挥动人民赋予的手中的"达摩"之剑,然而,法官是同样有着七情六欲的人,真正做到这一点,难!但王英泽,一个普通的基层审判员做到了。今年53岁的王英泽1990年3月由新
《周礼·考工·匠人营国》的撰著渊源
作者:史念海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库馆臣说:《考工
从《考工》看《汉语大字典》的释义失误
作者:汪少华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  汉语大字典  郑玄注  汉语大词典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释义  义项  段玉裁  周礼  说文解字注 
描述:讨。
默默无闻歌一曲:优秀党员周鸣歧同志
作者:三石  来源:西安档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默默无闻歌一曲:优秀党员周鸣歧同志
莱州粉末冶金业的开拓者:莱州市政协委员、粉末冶金总厂厂长
作者:李秋让 刘成刚  来源:莱州文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莱州粉末冶金业的开拓者:莱州市政协委员、粉末冶金总厂厂长
责任铸就忠诚 使命成就事业: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作者:童万民  来源:中国总会计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建筑  中国建筑  财务总监  财务总监  总法律顾问  总法律顾问  总公司  总公司  建筑工程  建筑工程  总会计师  总会计师  股份有限公司  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海  中国海  海外发展  海外发展  副总裁  副总裁 
描述:,1995年2月起任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总会计师,1995年3月起兼任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财务总监,1996年3月起兼任中国海外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1997年4月起任中国海外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2001年3月起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2004年12月起兼任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建总公司)总会计师、总法律顾问。
对王安石《游褒禅山》中两句翻译的质疑
作者:王伟丽  来源:课外阅读·中旬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  翻译  王安石  文言文教学  质疑  高中语文  语文课本  无所适从 
描述:能理解,但在第三段的几个句子的翻译上,却产生了分歧。第一句是该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中的“于是”,有的认为是承接上文的游,直接译为“于是”,也有人认为应译为介宾短语“对这种情况”或“对这件事
《周礼·考工·凫氏》两种解读方式之比较
作者:隋郁  来源:中国音乐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考工·凫氏》  去二  比值  鼓间  于口 
描述:后者,即"去二"为依次去铣、铣间以及舞脩的二分。
《南轩》非苏辙所作考辨
作者:蒋宗许 胡俊俊  来源:社会科学研究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轩  曾巩  苏辙 
描述:宋有《南轩》一文,历来多属之曾巩,宋真德秀《续文章正宗》则归为苏辙著,近年孔凡礼《三苏年谱》,曾枣庄、舒大刚《三苏全书》亦从真德秀说。我们考察历代归属,并从文章风格语言及所涉内容辨析,可以确定《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