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轼与王安石
-
作者:杨涛 来源:国学杂志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苏轼 翰林学士 苏东坡 文学家
-
描述:宁可懵懂而聪明,不可聪明而懵懂北宋文学家苏东坡,天资聪颖,过目成诵,出口成章,被誉为:有李太白之风流,胜曹子建之敏捷。苏东坡官拜翰林学士,在宰相王安石门下做事。王安石很器重他的才能,然而,苏轼自恃
-
王安石读书
-
作者:暂无 来源:历史学习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学习态度 高中 历史教学 备课参考
-
描述:王安石读书
-
王安石与“生花笔”
-
作者:孙祥虎 来源:新语文学习(小学高年级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文学家 抚州市 临川 家乡
-
描述:宋代文学家王安石二十岁那年,背负书箱、行李,离开家乡临川(今江西抚州市)外出求学。在名师杜子野先生的指导下,他读了不少书,进步很快。
-
王安石与佛教
-
作者:张煜 来源:古籍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佛教 人性思想 心态 生活方式
-
描述:王安石与佛教的关系,大体可以分作两个时期来谈。一是推行变法时期,他积极地从佛教中吸取精华来充实他的学术体系,终于使得他的思想在宋代乃至整个中国学术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一是晚年罢相退居金陵时期
-
两宋牧田探析
-
作者:徐黎丽 来源:开发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畜牧业 探析 《续资治通鉴长编》 北宋 第一次社会大分工 王安石 西南少数民族 军事需要 处于战备状态
-
描述:两宋牧田探析徐黎丽一、两宋牧田兴置的原因两宋牧田兴置的重要原因有二。首先,与两宋频繁的战争有重大的关系。北宋的统一,只是在较大范围内的局部统一。除此而外,还有辽、夏、金等少数民族政权先后与之鼎足而立
-
锐意创新的《两宋文学史》
-
作者:戊辰 来源:九江师专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史研究 欧阳修散文 王安石 《两宋文学史》 唐宋八大家 时代特征 宋代散文 作家风格 《古文关键》 吕祖谦
-
描述:锐意创新的《两宋文学史》
-
《古诗的炼字》两处质疑
-
作者:龚学文 来源:小学教学研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教学研究 古诗 形容词活用 动词 春风 两岸 质疑 小学 王安石 使动用法
-
描述:看了廖彩烈同志《古诗的炼字》(载《小学教学研究》1987年第6期)后,觉得有些方面谈得很好,但有两处愚以为不够确
-
两宋时期的经济理论考察
-
作者:叶坦 来源:经济研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经济理论 王安石 两宋时期 宋代 经济思想史 不抑兼并 生产力思想 发展史 转折时期 比例失衡
-
描述: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 关于人口与资源的思想。宋代人口增殖与土地比例失衡问题已较明显,在发达地区的福建路和两浙路,每户平均有田10.6亩和20.3亩:生产越发达,人地冲突越剧烈,“浙间无寸土不耕
-
雨果小说的两处败笔及其他
-
作者:毛时安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悲惨世界 人物性格 败笔 形象塑造 王安石 艺术鉴赏 百家争鸣 主题思想 作家 孟尝君
-
描述:较好的效果,得到读者的好评。下面发表的毛时安同志的《雨果小说的两处败笔及其他》一文,对素享盛誉的雨果的《悲惨世界》和《九三年》中的沙威和朗德纳克形象塑造的某一方面的成败提出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
论两宋御史台之建置及其特色
-
作者:刁忠民 来源:宋代文化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御史大夫 中垂 建置 特色 宋初 宋代 定制 谏官 南宋 王安石
-
描述:宋御史台之重,达驾汉唐之上,而于一代政治之影响至深且钜焉。为其所重如此,自宋代以来,名臣良史,多有论述,而南宋史家蜀人李焘尤致力于此。焘尝撰《天禧以来御史年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