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81)
报纸(776)
会议论文(80)
学位论文(46)
图书(25)
按栏目分组
地方风物 (1078)
历史名人 (474)
宗教集要 (127)
地方文献 (24)
非遗保护 (3)
才乡教育 (1)
红色文化 (1)
按年份分组
2013(165)
2012(190)
2010(125)
2008(62)
2006(42)
2004(31)
2003(26)
2002(24)
1995(20)
1983(9)
按来源分组
其它(152)
金属矿山(3)
大河报(3)
有色金属(矿山部分)(2)
江苏地质(2)
有色金属(1)
中华文摘(1)
农家参谋(1)
当代江西(1)
中国矿山工程(1)
应是“遽归道
作者:李大新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胡愈之  出版界  光明  智者  时称  传说  日报  仙山  朋友 
描述:2009年6月13日,《光明日报》第5版所刊《胡愈之,备受朋友怀念的出版智者》一文云:当1986年1月,90岁的胡愈之真的蘧归道
应是“蘧归道
作者:李大新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光明日报》  《光明日报》  2009年  2009年  胡愈之  胡愈之  出版界  出版界  怀念  怀念 
描述:2009年6月13日,《光明日报》第5版所刊《胡愈之,备受明友怀念的出版智者》一文云:“当1986年1月,90岁的胡愈之真的蘧归道时,出版界中著文怀念的人也最多。”其中“蘧归道”的“蘧”当作“遽”。
拜疏
作者:陈晓璠 唐建华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临川文化  金溪书  中国文化史  追根溯源  颜真卿  王安石  汤显祖  读书  景德镇 
描述:颜真卿在抚州刺史任上,曾用他的如椽巨笔写下了号称"天下第二书"的"麻姑仙坛记"。从那以后,江西抚州这块中国文化史上的洞天福地开始文风鼎盛,英杰辈出。以曾巩、王安石、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才子"都曾在
山里
作者:罗晓航 王晓萍  来源:音乐大观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鱼  手拉手  黄鹤  计划  老师 
描述:山里
的寂寞
作者:赵焰  来源:诗歌月刊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敬亭  李白  宣城  汤显祖  人生  中国文化  谢灵运  诗性  权力中心  气质 
描述:一对于我来说,人生注定有这一段因缘的,在宣城这个皖东南小城,竟然一呆就是八整年。在这八年中,我读书、写作、悟道、烧菜、聚会、喝酒,不急不躁,不紧不慢,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春夏与秋冬。这一段时光现在回想起来,恍如隔世。那时我居住的地方叫西林小区,我住在四楼的一间屋子
周礼总义卷五 秋衔枚氏卷五之三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周礼总义卷五 秋衔枚氏卷五之三
周礼总义卷六 冬考工记第六
作者:易祓撰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周礼总义卷六 冬考工记第六
周礼总义卷六 冬考工盧人六之三
作者:暂无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图书
描述:周礼总义卷六 冬考工盧人六之三
清代两淮盐文学活动研究:以曹寅、卢见曾、曾燠为例
作者:王万祥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曹寅  卢见曾  曾燠  文学活动  原因  影响 
描述:前后相继,文脉相承,对清代扬州文化的繁荣和兴盛起了决定性的作用。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四个章节对清代两淮盐在扬文学活动进行一个点面结合的深入研究。 第一章,对两淮盐政及清代两淮盐在扬文学活动
孔子诗教的历史渊源:试探周代礼制度中的诗教
作者:吴昌政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诗三百  诗教  乐教  孔子  周礼      赋诗 
描述:繞著這三條彼此交縱的思路進行。
在前人研究的基礎之上,本文從周代禮制度的相關文獻記載切入,針對「孔子詩教的歷史淵源」這個論題,提出如下的初步結論:
(一) 詩三百是禮樂文明的產物,其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