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147)
报纸(118)
会议论文(3)
学位论文(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45)
地方文献 (13)
宗教集要 (5)
地方风物 (4)
红色文化 (3)
按年份分组
2014(37)
2013(13)
2012(17)
2011(34)
2010(21)
2009(14)
2008(15)
2001(12)
1995(9)
1985(7)
按来源分组
新民晚报(3)
黑龙江晨报(3)
当代生活报(2)
生活报(2)
人民政协报(1)
青岛日报(1)
中国发明与专利(1)
大众医学(1)
北方旅游(1)
中华医学教育杂志(1)
最高检副检察长建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黄松有只是个案,
作者:暂无 来源:南方都市报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不能满足。希望你们体会一下“两院”的心情,我们是想干好事。 ———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建初 昨
平壤举行群众集会热烈欢迎北京市友好代表团   徐哲、成山
作者:暂无 来源:人民日报 年份:1972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平壤举行群众集会热烈欢迎北京市友好代表团 徐哲、成山、希源、韩炳熙等出席 李昌仁副委员长和刘绍文团长讲话 新华社平壤一九七二年十一月四日电 平壤市人民委员会十一月四日晚在平壤大剧场举行群众
我市在深圳举行投资环境推介会暨辽源与深港企业家联谊会
作者:暂无 来源:辽源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 在我市举行的“辽源市投资环境推介说明会暨辽源—深圳、香港企业家联谊会”上,市委副书记、市长有为发表了热情
“我们与玉树心连心”-——山各界情牵玉树爱心捐款纪实-本
作者:暂无 来源:鄞州日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我们与玉树心连心”-——山各界情牵玉树爱心捐款纪实-本
“同物异名”的概念应是全同关系——与全吉先生商榷
作者:朱庆华  来源:丽水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同物异名  同一概念  全同概念  词义  马铃薯  概念的内涵  同语  土豆  色彩意义  具体语境 
描述:先生认为“土豆”和“马铃薯”不是具有全同关系的两个概念,而是用不同语词表达的同一个概念,其理由是“土豆”和“马铃薯”是同物异名。由此可见,先生是把同物异名的概念看成是用不同的语词来表达同一个概念
容肇祖同志给国柱同志的信
作者:容肇祖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8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儒家  文集  治经  政治  孔子  思想来源  罗振玉  治学精神  努力学习 
描述:国柱同志: 接读来信和论文《论王安石》,得悉努力学习,读书写作,至慰远怀。你阅读《王文公文集》后,即写出论文,甚好。前两章关于哲学和政治方面,大致尚佳。关于王安石的思想来源,属于儒家,不是法家,本文已能自圆其说。为了深入一步,王安石《答曾子固书》,可以深深见到王安石的思想的治学精神与得力地方。治经
考─—《川味杂考》之二
作者:江玉祥  来源:文史杂志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史记·货殖列传》  生姜  《本草纲目》  李时珍  杂考    四川大学博物馆  《植物名实图考》  《说文解字》  周亮工 
描述:考─—《川味杂考》之二
论晏几道、吴文英、夔的情词三部曲
作者:周建梅  来源:绍兴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情词  晏几道  吴文英   
描述:。这三个分主题同样贯穿于吴文英和夔的情词中,宋词史上形成了男性情词的三座高峰。
季敬“知礼”与周礼在鲁的嬗迁
作者:倪晋波  来源: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季敬  知礼  周礼  嬗迁 
描述:对周礼的理解和践行因其所处的时代和所在的国度及特殊的身份而具有特别的意义。透过她及其子公父文伯对的礼的不同反应,可以观察周礼在春秋后期的历史命运,并进而理解春秋战国之际的社会巨变。
法律 至情 结构:沈璟、汤显祖、李渔填词观及其对传文体本
作者:王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传奇  填词  法律  至情  结构 
描述:传奇艺术特征提供一个可行的角度。 在明清众多文人“填词”观念中,沈璟、汤显祖和李渔三人的主张具有代表性。沈璟重视“法律”,主张“名为乐府,须叫合律依腔”,“用律诗句法须审详”,“纵使词出绣肠,歌称绕梁,倘不谐律吕也难褒奖”,他坚持传奇的音乐性和演出性的立场极为坚定。“法律”说,来自于文学与音乐结合时对音乐性的关注,来自于对传奇艺术演出特征的尊重,来自于对传奇发展前途的担忧。“法律”说不仅历史依据源远,而且具有极强的现实性,它批评了传奇发展中忽视音律规范的不良现象,从而使传奇正常发展得到理论上的保障。讲究音律,显然是传奇艺术的特征之一。 汤显祖提出传奇应该表达“至情”,看重“自然灵气”,主张“凡文以意趣神色为主”,强调创作主体情感的抒发,强调文学的生命力呈现。《牡丹亭》即是“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