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清明时节纷纷
作者:安广禄  来源:民间文学 上半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有德  千家诗  清明  明朝  清朝  王安石  官吏  人名  物件  子房 
描述:明末清初,北京城里有个叫张文宣的人,原来是明朝的官吏。清军攻占了北京后,张文宣立即投向了清朝,他也失了气节,一直受人讥笑。有一天,张文宣受他侄子张有德、乡人袁大成之邀赴宴。酒至微醺,张有德倡议行酒令,条件是首句必须有一物件名,第二句必须有一古人
宋杂剧新说
作者:戴不凡  来源: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正杂剧  宋杂剧  南宋  北宋  戏曲演员  王安石  戏剧演出  大曲  艺术形式  杂剧演出 
描述:今年2月18日,是著名戏曲史专家、文艺评论家戴不凡先生逝世十周年。有关单位在其故乡浙江建德县召开了戴不凡学术研讨会,贺敬之等同志题了辞。这里发表他生前的一篇遗稿,以志纪念。
宰相”之一的苏辙
作者:高秀芳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辙  苏轼  司马光  王安石  欧阳修  宰相  京师  进士及第  河南  同科 
描述:,兄弟二人同时
生死西湖
作者:李元洛  来源:海燕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朝云  杭州西湖  惠州市  生死  孤山  黄州  王安石  芸芸众生  黄鹤楼 
描述:芸芸众生赞颂世间绝美的事物,往往美之曰只可有一,不可有二,诗如崔颢之《黄鹤楼》,景如杭州的西湖。天下以西湖命名之湖虽有三十六个之多,然而杭州西湖可谓领袖群伦,即使同时也别名为西
诗文滁州名山
作者:边修  来源:江淮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琅琊山  滁州  神山  韦应物  醉翁亭记  道士  名山  苏东坡  王安石 
描述:环滁皆山也。——醉翁太守欧阳修,一句话道出了滁州的地理特点。滁州地处皖东,离南京不远,差不多也就是一江之隔。朱元璋一统天下后,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财力
宋孟学研究
作者:周淑萍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孟子  孟学  王安石  张载  朱熹 
描述:考察宋时期的孟学的演进过程,剖析宋学人对孟子思想的诠释,研究宋孟学对中国思想发展的影响,力求对中国思想学术的发展和研究以及祖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在
周邦彦是继往开来的词人
作者:林风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邦彦  词人  王安石变法  《词学》  个人感受  社会现实  唐圭璋  作品 
描述:唐圭璋、潘君昭在《词学》1990年第八辑发表《有关周邦彦词的几个问题》,作者指出:就周邦彦来说,在他的作品中,也是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法,艺术地反映了当时的现实和个人感受,他的许多作品是与社会现实
宋贤绝句发古:评介《宋八大家绝句选》
作者:王之江  来源:社会科学辑刊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绝句  宋诗  唐诗  中国文学史  教授  范成大  王安石  杨万里  黄庭坚  古典文学 
描述:仅异于唐诗而已。”可见宋诗作为唐诗的继续和发展,确在中国文学史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其中成就较突出的是绝句。作诗难,作绝句尤难。但宋人却精于此道,人才辈出,佳制众多。如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
惜得一缕,散作满园春——高考作文与经典素材对接
作者:杨树亮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高考作文  经典  李清照  对接  杜甫  李白  链接  司马迁  佳作  王安石 
描述:综观近几年高考优秀作文,会发现一个很有研究意义的现象,那就是虽然面对不同的高考试题,各地的考生却一同把目光投向历史上那些震撼我们、激励我们的"经典人物""经典素材"——李白、苏轼、项羽、屈原、司马迁、王昭君、杜甫、李清照。
凌寒梅花分外:浅析古典诗歌中的梅花意象
作者:单英  来源:阅读与鉴赏(下旬)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意象  中国古典诗歌  王安石  咏梅诗  诗歌意象  理想人格  形象  自然景物  象征  故乡 
描述:梅花在中国深受人们的喜爱。它傲霜斗寒,凛然怒放于雪虐风冽,百花衰谢,寒凝大地之际;它冰肌玉骨,横斜疏瘦,国色天香,韵胜格定。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梅花的形象比比皆是,梅花作为一种常见的诗歌意象有着十分厚重的内涵和底蕴。概括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