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魏玩笔下的女性主体意识
作者:赵玲玉  来源:网络导报(在线教育)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魏玩女性主体意识  自言体含蓄 
描述:要的文学地位,并深刻地影响着其后的女性词者的写作和主体意识的产生.
晏几道眼中的女性形象分析
作者:孙娅男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闺音词  晏几道  女性形象  创作心理 
描述:心思细腻,能充分表达女性内心的心境,但是也有但是人们一些传统落后的思想。在矛盾的中看到其闺音词下小山的自我情感。
从曾巩女性墓碑文看曾巩心目中的理想女性及社会教化
作者:喻进芳  来源:人文论谭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想女性  墓志铭  曾巩  士大夫  女性形象  话语模式  根本问题  宋代  女性生活  角色定位 
描述:up>[1](P129),把正女、正家与正天下联系起来。不惟如此,汉儒《毛诗序》以《关睢》为"风之始也,所以风天下而正夫妇也。故用之乡人焉,用之邦国焉。"[2](P4
走进周易 周易文化通俗解读
作者:艾光明  来源: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图书 关键词: 周易  周易  通俗读物  通俗读物 
描述:本书内容包括:周易的起源、周易的发展、周易的应用、周易的智慧、周易的分支、周易与现代科学、周易与现代管理、周易的智慧等。
四省专家在昌解读王安石
作者:暂无 来源:江西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本报讯 (记者黄锦军 通讯员程远)5月18日上午,“湘鄂赣皖历史文化名人解读”巡回讲座之“王安石四人谈”在江西省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开讲,著名学者孟泽、安德义、方志远、钱斌做客“赣图大讲堂”,分别从四个
不必过分解读张铭清遇袭
作者:暂无 来源:华商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报纸
描述:不必过分解读张铭清遇袭
心灵深处的痛苦挣扎--王安石晚年绝句解读
作者:高林清  来源: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晚年  绝句  心路历程 
描述:结合王安石晚年的绝句,管窥王安石晚年对不幸凄苦挣扎和调和的心路历程,从而明晰封建文人人格分裂的惨烈,这对于封建文人尤其是北宋熙宁以来文人的心路历程的认识不无裨益.
闲愁最苦--《珠玉词》文本解读之一
作者:李康化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珠玉词》  文本解读  死亡恐惧  晏殊词  《破阵子》  清平乐  梧桐  《菩萨蛮》  寿词  死亡意识 
描述:什么大的波折②,就很自然地继承了五代词风的绪余,酷爱和他一样身居相位的冯延已词作,把词当成娱乐遣兴的工具,或写男欢女爱,轻歌曼舞,或写那些枯燥无味的祝颂之词,表现了雍容典雅的阶级情趣。”认为晏殊词表现了“雍容典雅的阶级情趣”,实乃偏颇之见,由晏殊“未尝一日不燕饮”而谓其生活豪奢,也难免断章取义之嫌。《避暑录话》说:“晏元献公虽早富贵,而奉养极约。惟善宾客,未尝一日不燕饮,而盘馔皆不预办,客至,旋营之。顷见苏丞相子容尝在公幕府,见每有嘉客必留,但人设一空案,一杯。既命酒,果实蔬茹渐至,亦必歌乐相佐,谈笑杂出。数行之后,案上已集然矣。稍阑,即罢。遣歌乐日:‘汝曹呈艺已遍,吾当呈艺。’乃具笔札,相与赋诗,率以为常。”这则记载明白地告诉我们,曼殊是“奉养权约”的,只是在招待嘉宾时,才备办果实蔬茹,伴以歌乐。从“汝营呈艺已遍,...
解读晏殊《蝶恋花》的三个层面
作者:赵倬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词  王国维  主人公  波瓦尔  作者与读者  《人间词话》  阅读原则  三个层面  阅读规律  前苏联学者 
描述:通,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交际过程。根据前苏联学者波瓦尔宁提出的阅读原则,亦即波瓦尔宁阅读者守则所说的先理解、后评论的规定,首先是对作品的认识,这是阅读的第一个也可以
宋明经学的唯物而辩证的解读
作者:马中柱  来源:广东社会科学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经学史  王安石  宋明  地主阶级  唯物  历史条件  经济影响  王阳明  理论体系  庶族地主 
描述:宋明经学的唯物而辩证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