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池塘春草意,万古千秋新——历代对“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作者:阮堂明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池塘 谢灵运诗 鸣禽 解读 陶渊明 权德舆 自然天成 元好问 诗话 王安石
-
描述:池塘春草意,万古千秋新——历代对“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
汤学芳菲园 又见一枝春——评邹自振《汤显祖与玉茗四梦》
-
作者:欧阳江琳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邹自振 邹自振 《汤显祖与玉茗四梦》 《汤显祖与玉茗四梦》 评价 评价
-
描述:其中,进行专题性的细微考察。在作者感性的体认和智性的审视下,汤显祖的戏剧和人生得到了完美的统一。《汤显祖与玉茗四梦》无疑为繁花锦簇的"汤学"园林,又增添了几许春色,是新世纪"汤学"研究的重要收获。
-
“杖策窥园曰数巡”:谈王安石与司马光的两首诗
-
作者:闻众 来源: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7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董仲舒 司马光 王安石 官僚地主 儒术独尊 统治地位 北宋 春秋 汉朝 书堂
-
描述:家始消伏。司马光在这里对董仲舒着实吹捧了一番,说董仲舒关在家里面壁穷经,用孔孟“圣言”塞饱了肚子,结果“发策登汉庭”,就使得百家消匿,儒术独尊,占据了统治地位。
-
灯影接桂影,月圆人更园:关于中秋节的风物习俗
-
作者:一阳 来源:学苑创造(C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秋节 习俗 民俗节日 中华民族 唐宋时期 《周礼》 祭月 风俗
-
描述:一、春分祭日、秋分祭月——中秋的起源 中秋又叫仲秋、月夕,自古便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民俗节日. "中秋"一词出现得很早,《周礼》中就有"中秋献良裘""中秋夜迎寒"的记载.唐宋时期,仲秋时节的玩赏之风和民间流传的祭月风俗逐渐合流,中秋因此发展成为一个专项的节日.
-
幽谷藏俊秀人在画中游 黄松峪的乡村旅游风生水起
-
作者:暂无 来源:农民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刘显春
望着院子里笑逐颜开的游客,雕窝村金河农家院的老板娘符大姐擦了擦额头上渗出的汗珠,转身伺弄着烧烤架上半熟的全羊,嘴角划过一丝微笑。这已经是这个周六她为客人烤的第三只羊了。“生意不错啊,看来今年又是一个好年景。”面对笔者的称赞,符大姐笑呵呵地说:“我们正准备再找两个服务员过来帮忙呢。”
-
黄堂军王连章在藏举办画展将展出50余幅国画作品
-
作者:暂无 来源:西藏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拉萨12月11日讯 (记者 涂显锋)国画名家黄堂军、王连章画展将于12月12日在自治区群艺馆正式开展。此次画展是两位画家首次在藏展出自己的作品。
据悉,画展期间将展出两位画家的50余幅国画作品
-
“侨爱工程——点亮藏区牧民新生活”云南项目启动
-
作者:暂无 来源:迪庆日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施学群 通讯员 阿追) 6月27日,由国务院侨办、省政府组织捐赠企业举办的“侨爱工程——点亮藏区牧民新生活”云南项目启动仪式在昆明举行。该项目为我州无偿援助1000万元
-
李纪恒在迪庆州调研时强调用心用情用力 努力实现藏区跨越式发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本报讯 (记者 谭晶纯 李银发)5月14日至18日,省委副书记李纪恒在迪庆藏族自治州调研时强调,要总结经验、完善思路、强化措施,用心、用情、用力,努力实现藏区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
连日来
-
俞正声韩正率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在迪庆考察支持迪庆建设模范藏区
-
作者:暂无 来源:云南日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昨日,上海市党政代表团在香格里拉中学考察。[本报记者 顾 彬摄]
本报讯(记者 刘晓颖)得知站在面前的是来自上海的贵客时,躺在汤堆村卫生室病床上输液的67岁藏族老人康木探起身,紧紧握住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上海市委书记俞正声的手,不停地说着藏语。发现语言不通,老人着急地竖起大拇指一
-
百益集团——藏区临商的发展传奇——与百益集团董事长鲁鸿宙面
-
作者:暂无 来源:民族日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报纸
-
描述:
精彩提示:
●临夏人,无论回、汉民族都有一个普遍的特点,就是对市场有一种敏锐的眼光,能看见买卖中的利润。这种天生的商业嗅觉,使临夏人在商业起步阶段往往领先他人一步。
●一般商业人士认为,连锁店效益与一定的分店数量成正比例的关系,当连锁分店达到14个时,才开始盈利。
●临夏传统商业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