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2066)
期刊文章(2016)
学位论文(92)
会议论文(65)
图书(3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892)
地方风物 (117)
非遗保护 (90)
地方文献 (86)
才乡教育 (40)
宗教集要 (27)
红色文化 (22)
文化溯源 (2)
按年份分组
2013(297)
2010(280)
2009(222)
2008(186)
2007(166)
2004(68)
2002(93)
1993(35)
1989(15)
1984(3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70)
东华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9)
古典文献研究(4)
哈尔滨学院学报(2)
政治与法律(1)
新疆地方志(1)
广西地方志(1)
大连大学学报(1)
东方丛刊(1)
书目季刊(1)
试论于三礼馆之贡献
作者:杨朝亮  来源:孔子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三礼馆  三礼馆  《三礼义疏》  《三礼义疏》 
描述:清高宗执政初期,三礼馆的诏开和《三礼义疏》的结撰,表明清政府完成了在思想观念和文化取向上的抉择,即由理学向经学政治思想取向的转变。而作为由博学鸿词跻身三礼馆纂修儒臣之列的,以其深厚的经史学功底
雍正因何申饬及其《广西通志》
作者:陈相因  来源:广西文史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广西通志》    雍正  何申  巡抚  直隶 
描述:清朝雍正二年(1724),广西巡抚莅桂履新,下车伊始,着手办的一件事就是呼朋唤友,遍访藏书,广集资料,纂修《广西通志》。越明年八月二十五日,“稿方脱,()旋奉总督直隶之命,乃以校刊嘱按察史甘
雍正文臣的性情与思想
作者:王崇峻  来源:鹅湖月刊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雍正文臣的性情与思想
港毛笔
作者:駱國駿 朱明生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私塾  高中  近千年  晏殊  毛笔  北宋  晚清  文房  故事 
描述:辭賦高中進士,有人探問晏殊何以得此殊榮?晏笑指手中筆盒,說:“此乃港之筆助我也。”於是乎,港筆聲名遠播。晚清時期,港鄉前塘村有一姓
试论两宋儒学本观及其经学中的语言学思想
作者:黄敦兵  来源: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二程  朱熹  陆九渊  语言哲学 
描述:又突破了训诂师承的传统,在读经与做人、创通经义与自我省察乃至提升理想人格上,提出了值得一再回味的命题,从而启开了经学与理学互释的源头。
江西宋元刻书事业初探
作者:漆身起 王书红  来源:江西图书馆学刊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刻书  江西  宋代  欧阳修  藏书家  王安石  刻印  私家藏书  杨万里  书院 
描述:下了难于数计的古代文献,从而有力地推动了江西古代刻书事业的发展.
跨出“盆地”的重要一步——江西戏剧掠影
作者:李如华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剧  汤显祖  剧团  剧作家  江西  舞台技术  电影  盆地  水土流失  戏曲 
描述:着一百多个剧团、一万多名戏剧工作者和一
鸦片战争时期江西的几位爱国主义思想家
作者:朱仲玉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爵滋  鸦片战争时期  爱国主义思想  江西  海疆    道光  护身  塞漏   
描述:但是
试论书院对江西文化发展的作用
作者:曾子鲁  来源: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院文化  白鹿洞书院  文化发展  江西  陆九渊  王阳明  朱嘉  程朱理学  象山书院  陆象山 
描述:本文主要以宋、元、明的大量事实,论证书院在培育人才、活跃学术等方面,对江西文化发展所产生的作用与影响,从而进一步发掘书院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吸取教训,使其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
江西出土明代碑志集释
作者:陈柏泉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纶  嘉靖  碑志  江西  集释  墓志  《明史》  兵部尚书  神道碑  书丹 
描述:平王。子孙徙江南者,至宋家新余之城东邑治之左。迨祖子铭公,席世业,创垂特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