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明浙东事功学与心学及其合流——兼论王学的思想来源及性质
-
作者:滕复 来源:东南文化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浙东 王阳明 永嘉 陆九渊 思想来源 本体 宋明 知行 朱嘉
-
描述:后浙东学术的主流.而宋明浙东思想与学术主流的流变过程,其实也就是事功学与心学各自发展与相互融合的过程.
-
诠释学距离与理解之蔽的形成:陆九渊心学诠释学思想辨析之二
-
作者:彭启福 来源:学术界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诠释学距离 心学 理解 陆九渊
-
描述:蔽的形成机制,为我们在文本解读过程中正确处理读者主观性与作者主观性之间的张力,以达成对文本作者原初意图的准确把握,提供了重要的启迪。
-
“道通为一”与庄学的“新意” 王雱与荆公新学的庄学思想特色
-
作者:尚杜元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新学 庄学史 “道通为一” 思想特色 新意 王雱 王安石 庄子
-
描述:在北宋庄学的视野中,荆公新学的庄子注及庄子义解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文献,其中保存最完整、在庄学史上最受称道的就是王安石之子王雾(字元泽)所作的《南华真经新传》,
-
王安石人才思想述论
-
作者:邢东升 来源:江苏文史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才 思想
-
描述:王安石人才思想述论
-
紫柏大师与汤显祖
-
作者:戴继诚 来源:浙江社会科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柏 汤显祖 理 情
-
描述:紫柏的有关教诲,一生胶葛于世缘尘网之中,惟“情”是重,终身不渝。
-
试论汤显祖的"二梦"
-
作者:姚晓菲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二梦 情
-
描述:深谙仕途况味的汤显祖在"为情作使"的意图下,创作了"二梦",因而"情"是这两部戏的表达宗旨."二梦"既展现了善情,又描写了恶情,并有意识的揭示了善情为恶情所吞噬的过程,从而对官场社会予以强烈的批判
-
说不尽的平生意:解读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
-
作者:陶运清 来源:时代文学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红笺 相思 情 景
-
描述:别情相思,是人之普泛化的情感,古今一也.晏殊<清平乐>(红笺小字)短短9046字,字字句句,诉尽相思相爱相慕相知之意,情中望景,景中含情,既情深意长,又节制有序.本文着重以情感来解读,在情感的沟通中
-
狂禅之于汤显祖的“有情世界”
-
作者:王树海 柳旭 来源:学术交流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狂禅 情
-
描述:的一种借助,抑或是精神困扰的一种排遣。在有明一代文学的田园中,汤显祖是一方生机勃发的芳草地,几度得到佛禅的浸溉滋润。
-
晏殊的梦词
-
作者:刘相微 来源:北方文学(下旬)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 情 思 景
-
描述:晏殊是北宋前期词坛领袖,是宋词发展的开路人之一。在晏殊现存词集《珠玉词》中,晏殊抒发了作为士大夫特有的情感以及对于岁月流逝的无限思考。而这种“情”与“思”在晏殊的梦词中表现的尤为强烈。
-
思致融情传好句——以晏殊词为例谈叶嘉莹的词学研究
-
作者:唐红卫 来源: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殊 叶嘉莹
-
描述:有重大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