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陆九渊主体思维刍议
作者:饶国宾 钱振林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主体思维 
描述:陆九渊主体思维: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体验型意向思维;切己自反,改过迁善———内省型直觉思维;躬行践履,堂堂做人———实践型经验思维;天人一本,心物一体———系统化整体思维。
陆九渊的本体功夫论
作者:屠承先  来源:文史哲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体功夫论 
描述:南宋著名哲学家陆九渊提倡主观唯心主义心学特色的“心即理”的宇宙本体论 ,决定了他的“人心本善”、“恶自偏失”的人学本体论和“格物致知”的功夫论 ,并且最终决定了他的以“简易功夫”发明本心的本体功夫论
陆九渊诗作补辑
作者:邓丽芳  来源:滁州学院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诗作 
描述:陆九渊平生主张“不立文字”,留下的诗作不多,后因失散严重,又因搜集整理方面的疏漏,最终收入《象山先生全集》卷二十五《诗》中的篇目仅有23首。本文提供的11首诗,确为陆九渊《诗》卷所未载,值得
陆九渊哲学的本体论思想
作者:钟小石 饶国宾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本体论 
描述:呈现出浓厚的二元论乃至多元论的色彩。
“其所谓‘道’非道,则所言之韪不免于非”:朱熹论王安石新学
作者:夏长朴  来源:中国史研究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学  道学  王安石新学  王安石新学  朱熹  朱熹 
描述:致熙宁变法的失败,这也为宋以后的王安石新学评价做了最后的判定。由此可知,朱熹对王安石新学的评论虽然比较开放,但依旧维持了道学家否定新学的基本立场。
儒家社会治理思想的价值取向分析:论李觏与朱熹对儒家核心价值
作者:张春贵  来源:中共贵州省委党校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觏  李觏  朱熹  朱熹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儒家核心价值体系 
描述:人的不同认识反映了他们思想体系内在理路、学术传承的不同,也反映了儒家内部关于社会治理思想的不同取向。
从李贽剖判孟轲谈开去:兼及王安石朱熹
作者:李珺平  来源:社会科学论坛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贽  李贽  孟轲  孟轲  王安石  王安石  朱熹  朱熹  儒家  儒家 
描述:汲取的教训。
和会朱陆:吴澄哲学思想研究
作者:王富河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吴澄  朱熹  陆九渊  和会朱陆 
描述:吴澄思想的渊源。吴澄思想的特点是“和会朱陆”,故在这一章里,对于朱陆思想的异同有一个简要介绍。第二章论述吴澄对朱熹思想的继承。主要从本体论、心性论与修养论三方面,具体阐述对朱熹思想的继承。第三章的论述
朱陆学术考辨五种
作者:吴长庚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学术考辨 
描述:采熹、陆九渊学术异同问题,自南宋鹅湖之会以迄明清时代一直论辩不休。主要著作有五种:程敏政的《道一编》、王阳明的《朱子晚年定论》、陈建的《学通辩》、李绂的《朱子晚年全论》、郑之侨的《讲学会编》。兹
朱陆学术论争——鹅湖之会
作者:叶求利  来源:南平师专学报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陆九渊    论争 
描述:朱陆理学思想之间的矛盾是从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展开的 ,而焦点却在“心”上 ,为了调和朱陆之间的争执 ,吕祖谦出面约请朱陆到寺进行会讲 ,希望通过讨论争辩 ,达到两家思想的统一。“鹅湖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