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八大山人的禅宗思想
-
作者:洪鹰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禅宗思想 曹洞宗 临济宗 《心经》 题壁诗 山水画 波罗密多 汉族人民 主要社会矛盾
-
描述:谈八大山人的禅宗思想洪鹰浮屠是瞻,伽蓝是依,如汝宿心,惟佛之归。────苏轼一从经教的翻译与历代祖师大德的实践修禅来看,在菩提达摩到来之前,中国就有禅学流行,也有禅观之修持与实践。达摩由海上东来
-
禅宗与八大山人的写意花鸟画
-
作者:孟宪伟 来源:美与时代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写意花鸟画 禅宗 曹洞宗 艺术创作 参禅悟道 禅机 默照禅 社会现实 顿悟
-
描述:八大山人是清初"四僧"之一,擅长书画,兼及诗文。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八大山人被迫出家为僧,并博采佛教各派之长,寻求顿悟之道,而禅宗对他影响极深。在书画创作方面,他把禅悟融入其中,使其蕴涵无限禅机。
-
“八大山人”含义辨
-
作者:吴炼 来源:创作评谭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处世哲学 含义 别号 清代人 曹洞宗 明末清初 江西佛教 立身 禅宗
-
描述:八大人觉经,遂以自号二位前哲与八大山人均有交往,又为其作
-
生在曹洞临济有——有关八大山人与禅门关系的几个问题
-
作者:萧鸿鸣 来源:美术研究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曹洞宗三十世 禅门思想 与临济宗的交往
-
描述:八大山人是曹洞宗第三十世弟子。其嗣席为曹洞宗寿昌法系博山元来之门庭。本文以客观科学的态度 ,列举所及文献史料 ,阐述八大山人的灯统、世系 ;逃禅、还俗的原因 ;禅门思想以及晚年与释门临济的往来等问题
-
癫僧狂道一头驴——八大山人的冲突人生
-
作者:岳麓 来源:中华文化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冲突 明王朝 人生经历 艺术风格 曹洞宗 出家 明末清初 江西南昌 题款
-
描述:昌。八大山人回到南昌返俗后以临摹倪瓒的山水画寄寓自己的辛酸苦泪,并取"驴"款,之前题款一概废弃不用。此后几年间他杂用"个山"、"驴"、"驴书"、"驴屋"等作题款,其
-
禅说八大之作
-
作者:方云 来源:南方文物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八大山人 须弥山 朱耷 十三年 明末清初 朱元璋 明太祖 世界观 佛性 曹洞宗
-
描述:,以须弥山为中心,外围有
-
峨眉山禅宗传播考
-
作者:魏如松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峨眉山 禅宗 传播 临济宗 曹洞宗
-
描述:
第一部分概述峨眉山成为“西南名山”的历史背景,以及随后成为佛教名山的形成原因。首先,悠久的文明历史,清幽的外界环境,给道教在峨眉山的传播提供了理想条件;其次,佛教传入四川,继而涌向峨眉,佛教思想的包容性以及历代封建帝王不同的宗教政策,导致峨眉山佛教日渐兴隆,道教漫漫衰微。
第二部分阐释唐朝禅宗传入峨眉山后,禅宗不断繁荣、壮大的情况。首先,唐朝的世局,让禅宗抛掉了文化上的物质负累,禅宗逐步成为了中国佛教的主流;其次,唐朝末年,中原板荡,大量的禅师来到蜀地避难,随后禅宗在峨眉山大盛。众多颇具造诣的禅师驻锡峨眉,使得唐末四川成为了中国佛教活动的中心之一;第三,在入驻峨眉的众多禅师中,其嗣法承袭以临济宗居多,曹洞宗次之。
第三部分着重叙述峨眉山禅宗隆盛的境况。首先,对宋、元、明、清时代背景有一个...
-
麻姑考辨
-
作者:曹红亮 来源:宗教学研究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麻姑 麻姑山 神仙传 列异传 葛洪
-
描述:麻姑是道教著名的女仙,现可考的关于麻姑的最早记载见于《列异传》蔡经条,而麻姑形象的确立是在葛洪的《神仙传》中,后代关于麻姑的记载多源于《神仙传》。麻姑原型应当是远古流传于中国东方或南方的一个女仙。麻姑与南城麻姑山关系的确立是在唐玄宗时期。此后,麻姑山及其传说才开始名扬天下。
-
雪峰寺玉佛考
-
作者:潘亮 来源:政协天地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雪峰山 玉佛 佛教协会 曹洞宗 福州鼓山 副秘书长 光绪年间 相关资料 禅师 住持
-
描述:子,生于清道光丁未年10月,世业农工,曾作窑师。达本22岁投福清黄蘖山香城寺,24岁在福州鼓山受戒于净空和尚。此后,云游四大名山,远游印度,苦修禅宗达十余载,为曹洞宗45代传人。清光绪13
-
明代洞宗法脉传承考
-
作者:任宜敏 来源:浙江学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代曹洞宗 法脉传承 少林系 寿昌系 云门系
-
描述:比,曹洞宗遭斧钺斫伐相对较轻,中叶以降,更呈中兴态势。本文旨在对少林、寿昌、云门三系师徒相继、后前错出之法脉传承情况,作一番梳理与甄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