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陆九渊研究
-
作者:邢舒绪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家学渊源 心学确立 哲学思想 政治思想 伦理思想 教育思想
-
描述:本文共分六个部分.第一部分,陆九渊的生平;对陆九渊的家世、家学渊源,他一生的为学志向和讲学经历等作了比较详细的论述,分析了心学确立和发展成熟的阶段及其过程.第二部分,南宋前期的儒学发展与心学渊源
-
本心与自由:陆九渊哲学思想研究
-
作者:王新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陆九渊 心学流派 心学体系 本心 心即理 道德自由 精神自由
-
描述:陆九渊所开创的心学流派与程朱理学宛如理学史上的两朵奇葩,交相辉映,对中国学术、文化甚至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陆九渊哲学作为心学的最初形态,不断为后人所关注和阐释.本文尝试以"本心"释"心",挖掘
-
象山派心学与文学研究
-
作者:陈忻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象山派 陆九渊 甬上四先生 槐堂弟子 本心 文学
-
描述: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而对于以陆九渊为首的象山学派的研究则更多地集中在其哲学方面,(且主要集中点是在陆九渊身上,对于陆九渊的门人“甬上四先生”,特别是“槐堂弟子”则很少问津。)至于文学上的研究
-
论儒家目的论伦理学的定位--以朱熹和陆九渊为例
-
作者:高煜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德行伦理学 宋明理学 道德实践 目的论伦理学 朱熹 陆九渊
-
描述:連結。因此,筆者認為,如果要回復儒家理論的說服力,應該要能夠與過去「內聖外王」與「天人合一」的思想作出切割,這樣才能保留儒家理論的特色,同時與當代思潮接軌,甚至為現今的社會提出指引。
本論文試圖以目的論倫理學作為儒家理論的定位,如果這種定位可以成功,即便儒家不透過「內聖外王」與「天人合一」的思想,仍然具有肯定道德價值與實踐的理論特色,並且可以為當代社會提出指引。本文論證的方式是,透過對目的論倫理學的主要代表--德行倫理學--進行分析,由此指出目的論倫理學特殊的三重架構,以及道德知識的內容。並進一步以此理解與說明朱熹與陸九淵的理論內容,若能達到融貫一致的理解,應該可以說明儒家理論具有目的論倫理學的特質,並可以此為其定位。
-
南宋陆门学者的教化理念与实践
-
作者:刘仪秀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南宋陆门 教化 理念与实践 陆象山 陆九渊 杨简 袁甫
-
描述:本篇論文便以南宋陸門學者作為主要的考察對象,將探討這個學術群體的思想與其社會實踐的關聯性。一般思想史對於陸學本心之說的批判,常說其流於空談、流於禪學,此乃單從思想史的角度而來的批評。但是,如此的批判對於南宋的陸門學者是否公平?從陸門學者在南宋社會教化的參與來看,言其學說流於心性、空談,則有欲加之罪之虞。畢竟,在爬梳過整個南宋陸學者在當代的教育實踐後,可以具體的看到,陸門與朱門或其他南宋的士人一樣,都有著濃厚的經世致用的理想並且也試圖將他們的學術理想落實於社會教化當中,而他們甚至還以此來批判佛教。
整體而言,本篇論文的探討,乃以陸門學者在當代的教化實踐作為討論的重心。前半部乃是介紹陸門學者對於當代社會的看法、以及其教化思想與方式的介紹;後半部則著重於陸門學者的教化實踐,即包括他們在個人教化與群體教化上的努力,各有何重要的實踐。在思想方面,陸門學者的教化思想乃根著於「本心」、「道在庸常間」的思想,這樣的教化理念,也深深地影響他們的教化實踐。特別是本心之說,陸門學者便常言「本心即道」、「吾心與聖人同」之語,其中乃隱含著某種程度的「大同意識」。所以,其對於平民教化的實踐,更可作為檢視其思想言論的重要指標。在爬梳過史料後,我們可以看到陸門學者對於地方教化的用心與重視,無論是居官或是居鄉的陸門學者,皆是盡其所能地參與地方教化的工作。個人的教化,他們以書信的往來、堂室的記銘、鄉賢祠的示範等作為教化個人的重要途徑;群體的教化,他們則藉由學校、書院教育以及平民教化等方面予以發揮。大體上,南宋的教育乃是走向「官學沒落,書院勃興」的發展,而在這樣的教育趨勢中,我們可以發現陸門學者多是適時適力的予以參與。陸學的思想並無阻礙他們對於當代官學、私學的參與,也並非像思想史所勾勒出那樣「一切講求本心」於是對於「外在學習」便予以排斥或拒絕的教育形象。再者,即便陸象山本人沒有親建一座書院,亦不能由此論斷象山對於南宋書院運動具有某種程度的排斥感。那麼,究竟該如何看待這樣的歷史事實呢?此便是陸門學者與書院運動一節當中所欲探討的重心。
至於在平民教化方面,本心說的思想仍深刻地主導陸門學者對於平民教化的工作。他們在平民教化的落實上,完全顯現出「道在庸常間」的教化思維。他們藉由日常生活的瑣事、民間所奉祀的人物,告訴百姓「道」的具體形象。身為一個地方官,勸農、諭俗乃是一個奉受皇命的循吏所該盡的責任。只是,由象山大弟子楊簡的勸農文,卻可清楚的看到陸門學者的勸農態度與其他地方官的不同。楊簡以一個堂堂地方首長的身份,主動拉近與地方父老的距離,整篇勸農文充滿著動之以情的言語,與一般制式的勸農文有著明顯的差異。至於在獄訟上,乃是以寓教於訟為主體,將陸學強調本心的教化思維,充份地表現在他們實際治獄的過程中。對於民間信仰,陸門學者也多採取包容的態度。大體上,他們對於民間宗教有著借力使力的教化理念,即深入百姓的日常信仰,從中啟發百姓的道心,告知他們生命福禍與本心之間的關聯性。最後在家鄉關懷方面,陸門學者同樣地以本心之說來釐清家鄉百姓的問題,無論是家鄉倫理的建立或是地方政治的改革,仍是以本心說為主軸。而對於家鄉公益活動的參與,陸門學者亦是積極的投入至其中,救荒、鄉曲義田的活動,都有著他們的身影。在在可以證明,南宋陸門學者的心學思想,仍是具有積極的落實性,一樣講求經世致用的作為。
-
宋代理学与心学分歧探源
-
作者:来可泓 来源:天中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代理学 心学 朱熹 陆九渊 程颢 程颐
-
描述:由程颢、程颐兄弟二人奠基的宋代理学,发展到宋孝宗乾道、淳熙年间,出现了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和以陆九渊为代表的心学两大派系,两派尖锐对立,严重分歧。正本清源,两派的分歧实源于程颢、程颐的洛学对理
-
主体精神:陆九渊道德教育理论的本真意蕴
-
作者:尧新瑜 来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道德教育 主体精神 道德本体 道德主体 道德方法
-
描述:明和去蔽,不仅对道德教育创新具有理论借鉴意义,而且对促进我国素质教育的深入发展也具有实践意义。
-
一篇声讨贪官污吏的檄文:读陆九渊《与辛幼安》书
-
作者:吴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辛幼安 民为邦本 吏治 贪官污吏 伤民蠹国 宽仁之说
-
描述:陆九渊在信中深刻地揭露了当时更治的腐败,控诉了贪官污吏快民蠹国的罪恶行径,同时义正词严地驳斥了“小人之党”的“宽仁之说”。期望作为江西安抚使的辛功安,排除干扰,无所屈挠,坚决打击和严厉惩治贪官污吏
-
象山先生之人论探微
-
作者:徐春林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生理人 心理人 个体人 社会人 自私人 大公人
-
描述:再由固于人体的自私人臻于毫无私心杂念、能与天地万化同流的大公人境界。它构成了象山先生的完整人论。
-
陆九渊的三个人学命题
-
作者:郑苏淮 来源:南昌高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人学命题 “吾心即是宇宙” “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 “六经皆我注脚”
-
描述:陆九渊是南宋著名哲学家。他的人学思想从其“心学”体系出发 ,突出了人的主体精神和人格修养。他关于“吾心即是宇宙”、“收拾精神 ,自作主宰”和“六经皆我注脚”的三个人学命题 ,体现了陆九渊人学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