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从“述而不作”到“述而能作”——论语文课改的基本方向
作者:徐江  来源:语文学习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教育  语文课改  王安石  基本方向  维纳斯  褒禅山  中学语文教师  语文学习  学生  教材 
描述:成"能作"的素质。
文言文名词活用为动词的判别与翻译例析
作者:陆希致  来源:考试(教研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名词活用  一般动词  助动词  翻译  司马迁  代词  王安石  褒禅山  动宾关系  文言文 
描述:短语的条件下,其中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纵横开拓出妙境
作者:毛华蓉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高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借鉴意义  作文  开拓  结构语言  王安石  思维  褒禅山  三峡  材料  事物 
描述:王安石在《游褒禅山记》中有这样一段话:“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句话对于作文是颇有借鉴意义的。常常见到很多习作结构语言都不错,但是缺少对材料的深入开掘,结果其意蕴只能停留在“夷以近,游者众”的层次,不能达到“险以远”的奇妙境界。所以,必须拿起思维的尖镐,
拈来五彩织锦绣——写景游记散文例说
作者:吴静  来源:青春男女生(少年作家)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记散文  写景散文  登泰山  王安石  写作  描写  作者  基本规律  姚鼐  褒禅山 
描述:散文,是文学阵营里“轻骑兵”,善写者,纵横捭阖,信手便可成美文。这里就散文中写景游记散文的写作章法说给同学们。虽然说文无定法,但写作的基本规律还是有的。
《游褒禅山记》备教策略
作者:赵谦翔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学习态度  重点班  普通班  学生  分析策略  文言文  石钟山  王安石  艺术手法 
描述:学情分析策略我所教的两个班,一个是重点班,一个是普通班。两个班的成绩均分相差一般在9分左右。但造成差距的原因不在于智商,而在于情商,亦即学习态度。重点班学生绝大多数都能积极主动地学习,对老师的要求认真落实,而普通班学生的学习态度就参差不齐
游记的要素和游记的写作
作者:赵绍军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初中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记写作  行迹  王安石  醉翁亭记  柳宗元  游览  景物  欧阳修  褒禅山  景观 
描述:游记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记叙文,它以表现某一地区的风貌为主,用来记述有关山川景物、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社会风貌、神化传说和游人自己的感受与情思等等。游记的内容是由五种要素构成的,即"人物"、"时间"、"行迹"、"风貌"和"观感"。写作游记或者欣赏游记都必须要注意这五个环节。
《游褒禅山记》两人教
作者:文静 刘虹 刘建琼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引导学生  褒禅山  教师  叙议结合  幻灯片  文本  鉴赏  文言实词  王安石  文言文 
描述:方案一教学目标1.熟读成诵,积累重要字、词、句。2.品读文章,鉴赏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掌握诵读的要领,积累文言字、词、句,理解重点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句中的含义及用法。教学难点:鉴赏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游褒禅山》赏读
作者:姜涛  来源: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褒禅山  华山  心得体会  游览  写作者  命名  王安石  花山  进取精神  写作技巧 
描述:《游褒禅山》写于宋仁宗至和元年(1054)七月某日,是王安石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