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99)
学位论文(63)
报纸(53)
图书(13)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288)
地方文献 (33)
文化溯源 (13)
按年份分组
2014(62)
2009(118)
2008(106)
2003(74)
2001(67)
2000(84)
1999(82)
1998(67)
1996(61)
1992(34)
按来源分组
其它(70)
抚州师专学报(40)
外语与外语教学(7)
殷都学刊(3)
武汉教育学院学报(3)
浙江社会科学(3)
中国戏剧出版社(3)
文史哲(2)
上海远东出版社(1)
江西人民出版社(1)
明清传奇研究的世纪回顾
作者:王汉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传奇  汤显祖  作家作品研究  世纪回顾  传奇作品  中国戏曲  桃花扇  长生殿  元杂剧  戏曲史 
描述:继元杂剧之后,明清传奇作家群英辈出,诞生了汤显祖、孔尚任、洪昇等一批在戏曲史上千古不朽的伟大作家,出现了《牡丹亭》、《长生殿》、《桃花扇》等一大批杰出的传奇作品,形成了中国戏曲史上继元杂剧之后的又一
汤显祖及其《邯郸记》
作者:李晓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戏曲研究  临川四梦  思想意义  王骥德  牡丹亭  佛道思想  张居正  人生态度 
描述:,被后人笑为点金成铁的孟浪汉。王骥德却认为此记曲词胜《牡丹亭》,曰:其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往神采,巧凑妙合,又视元人别一蹊径,技出天纵,匪由人造。吕天
晚明传奇散论
作者:叶晓梅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传奇  自我技术  王国维  散论  戏曲研究  宋元戏曲  文化语  晚明  牡丹亭  汤显祖 
描述:序王国维《宋元戏曲史·序》:凡一代有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然何以骚独钟于楚,赋独钟于汉?骈语独钟于六代,而诗独钟于唐?词独钟于宋,曲独钟于元也?每读至此,总有一种此中有真意,欲辨己忘言的恍惚。
梁廷楠剧作浅探
作者:刘荫柏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廷楠  戏剧理论  唐明皇  毛奇龄  小四梦  杨玉环  学海堂  杂剧  临川四梦  汤显祖 
描述:梁廷楠(1796—1861)是清代著名的戏剧理论家和剧作家。字章冉,别号藤花主人。广东省顺德县人。道光十四年(1834)副贡生,任澄海县训导,越华、越秀书院监院,学海堂学长,广东防海书局总
评周妙中先生点校的《蒋士铨戏曲集》
作者:张树英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底本  校本  点校  戏曲作品  蒋士铨  戏曲古籍  汤显祖  曲律  断句标点  校记 
描述:近时,中华书局出版了周妙中先生点校的《蒋士铨戏曲集》,把蒋士铨现存的全部戏曲作品汇成一个专集,底本采用传世的最佳版本,校正了底本存在的错讹,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基础工程,给读者和戏曲研究者提供了很多便利。但从整理戏曲古籍的角度看,此
十年水磨出新调:读《汤显祖论稿》
作者:辅民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宗教意识  论稿  哲学思想  明代社会  文艺观  育德  作者  文化艺术  水磨 
描述:,就明确提出:作为剧作家,
主观与客观:戏曲创作方法(续) 第三节 现实主义与多元
作者:苏国荣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现实主义作家  创作方法  浪漫主义  中国古代戏曲  象征主义  表现主义  多元并存  西方现代派  西方现代主义  汤显祖 
描述:关于现实主义的含义众说纷纭,直到目前还争论不休。然而,高尔基如下一些观点却经常被人们所引用:现实主义到底是什么呢?简略地说,是客观地描写现实;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契
冯梦龙对《牡丹亭》《邯郸梦》的改编
作者:季翠霞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邯郸梦》  《牡丹亭》  冯梦龙  改编  传奇剧本  汤显祖  音律  自觉 
描述:明末冯梦龙的《墨憨斋定本传奇》大多是针对当时较为流行的传奇剧本进行的改编,包括对汤显祖《牡丹亭》《邯郸梦》的改编,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冯梦龙对传奇结构的自觉重视与针对曲词音律的改动。
“古事”医解(上)
作者:刘强 王竹  来源:健康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桃花  肾上腺素  追星族  剧作家  偶像  四川内江  少年  小偷  发现 
描述:明朝追星族投湖自尽明朝剧作家汤显祖,是江西临川才子,曾经创作了有名的《临川四梦》,被后人称为东方莎士此亚。正是这位大名人,也遇上了一位追星族。据说,当时四川内江有个美貌少女,名叫郝桃花。她拒众多
陈继儒戏曲评本考
作者:朱万曙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继儒  戏曲家  西厢记  戏曲研究  批评  刊刻  玉合记  琵琶  汤显祖  图书馆 
描述:陈继儒(1558—1639)是晚明的名士。他少为高才生,与董玄宰、王辰玉齐名。年未三十取儒衣冠焚弃之,与徐生益孙,结隐于小昆山。据《陈眉公全集》所附年谱,陈继儒焚弃儒生衣冠,是他二十九岁那年。这件事情的怪异意味,立即使陈氏名声大振,再加上他为人重然诺,饶智略,精心深衷,妙得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