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谈三妇评《牡丹亭》
-
作者:赵苗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二十年 汤显祖 戏剧家 代表作 女子 戏曲批评 明代 吴山 杂记
-
描述:伟大的戏剧家汤显祖于明代万历二十六年(1598)完成了杰作《牡丹亭还魂记》(简称《牡丹亭》)。这部光辉的剧作刚刚问鼎文坛,立即引起了极大的轰动,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沈德符《顾曲杂言》)。汤氏
-
晚明书法风格论
-
作者:陈宇 邹成 来源:书法研究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晚明 重情 文艺思潮 汤显祖 独特 审美特质 浪漫主义 书法风格 艺术思想 表现主义
-
描述:尚个性、尚表现、重情感的表现主义书法风格,并表现出拙、重、厚、大、古、媚的审美特质。
-
悟入戏曲艺术精神的有益尝试——读程芸《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
-
作者:刘祯 刘涛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元戏曲 艺术精神 汤显祖 晚明 嬗变 艺术本质 现代学术 戏曲创作
-
描述:选题、立意,似乎与戏曲艺术本质的理论问题无所关涉,为何称其提供了悟入戏曲艺术精神的有益尝试我们之所以有这种评价,是有感于作者写作思路的独特性和“问题重构”时的某些不同一般之处。我们注意到,敢于“回到旧题”,尤其是回到旧题的开端,是程芸这部专著的一个突出特点;而“回到旧题的开端”,既使得这部专著成为近年“汤学”研究值得广泛重视的力作,也凸显出它对于戏曲本质问题的参考价值。所谓开端,即指一个端点,而此端点却是整个体系的原型构架和缩影。也就是说,开端处已经包蕴全体,而全体则是开端本身的展开。作为一个独立的体系性的理论问题,“戏曲艺术本质”这一问题的开端,其实就是要依据“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原则去着重理清两条线索:一条是戏曲本体观念的逻辑演进,另一条是戏曲艺术形态的历史衍变。落实为学理运作,就要求研究者能进入具体的戏曲史,去...
-
秀出东南麻姑山
-
作者:邹自振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自然景观 江西省 东南 神话传说 道教 刘禹锡 汤显祖 声名 游览 环流
-
描述:不小。麻姑
-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的女性形象
-
作者:张玲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新女性形象 《紫钗记》 莎士比亚 人文关怀 封建传统 人的价值 汤显祖
-
描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中塑造了一系列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
谈谈国内给据邮件条码
-
作者:王攀 来源:集邮博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条码 给据邮件 挂号信 印刷品 汤显祖 中国文学史 国内 邮件收据 朱震亨 编号
-
描述:,使用时撕开粘贴在邮件上面即可,收据右侧和条码上都有相同的邮件号码,使用相当方便。国内给据邮件条码下方共有13个可读结构,如下表
-
一生爱好是天然
-
作者:梁谷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昆曲 女子 牡丹亭 无穷 戏曲界 观众 现实生活 舞台
-
描述:场笛声中传出几句昆曲牡丹亭,惹得她一阵伤心,泪湿罗帕。多少名伶演得如痴如醉,死去活来,恨不得自身与杜丽娘融成一团。《牡丹亭》何以那样激动人心,魅力无穷,只为它浪漫得可信,痴情得可爱,搧情搧得你无可抵挡,更为那
-
一部杰出的爱情剧——《西楼记》
-
作者:胡绪伟 来源: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故事 老夫人 一夫一妻制 莺莺 袁于令 西厢记 杜丽娘 汤显祖 戏曲作品 明末清初
-
描述:《西楼记》传奇是明末清初人袁于令(?——约1674)的代表作。于令原名韫玉,又名晋,字令昭,号箨庵,江苏吴县人。明末诸生。入清后曾为荆州知府,然十年不见陛升。终日以围棋度曲自娱。长官曾讽之曰:“闻君署中,终日只闻棋声、笛声、曲声,是否?”袁答曰:“然。闻明公署中终日亦有三声.”长官问为何声.答
-
试论晚明戏剧的审美超越
-
作者:刘宗保 来源: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审美精神 审美超越 戏剧艺术 主体意识 市民阶级 社会困境 市民阶层 审美观念
-
描述:就是现代型社会困境的产物;是现代型社会的人在面临困境时对审美精神的发掘和整理。由此推导出去,审美精神无疑是人类一种与生俱来的精神。它以其对人的生存
-
汤显祖心目中的情与理——汤氏“以情抗理”说辨证
-
作者:杨忠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与理 现实世界 杜丽娘 理学家 封建道德 改革主张 学术思想 遂昌 思想主张
-
描述:情对抗天理”这样一个成说,一些有影响的论著认为汤显祖在《寄达观》简中说过“情有者理必无,理有者情必无”这样的话,甚至将“情有者,理必无”作为汤显祖思想的首要特点,认为在汤显祖心目中,情与理的矛盾“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