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娇红记》传奇本事源流
-
作者:庞越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娇红记》 孟称舜 元杂剧作家 王实甫 《录鬼簿续编》 中国古典戏曲 小说 汤显祖 爱情悲剧 自由恋爱
-
描述:《娇红记》传奇本事源流庞越无论是西方的中世纪,或是中国的封建社会,对自由恋爱的歌颂,都是对封建礼教的一种反抗。明末清初的戏曲作家孟称舜的《娇红记》传奇就是对这种反抗的热烈歌颂。"临川让粹,宛陵让才,松陵让律"。①他把中国古代戏曲中的爱情剧,推到了一个...
-
书讯
-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发行 汤显祖 古籍出版 牡丹亭 出版社 小说 小平 随笔 义山 上海
-
描述:上海戏剧学院副教授谢柏梁博士的新著《中国分类戏曲学史纲》,已由台湾商务印书馆1994年6出版。该书共42万字,书号为ISBN 957—05—O892—2,平装本定价60O元新台币。
-
“女鬼”与“鬼诗”——从《聊斋》看十七世纪中国文学中对“阴
-
作者:蔡九迪 来源:学术月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聊斋》 中国文学 十七世纪 《牡丹亭》 人格化 鬼诗 蒲松龄 女鬼形象 “鬼气” 汤显祖
-
描述:于女鬼及与当时文化、思想潮流的关系。 女鬼形象在十七世纪文学中的特殊地位与当时社会上对美貌才女之死的强烈兴趣有着直接关系。这种兴趣在汤显祖的《牡丹亭》(1598年)里得到了最集中的反映。《牡丹亭》
-
戏曲史研究的拓荒者──纪念吴梅先生诞辰110周年
-
作者:周育德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史 中国戏曲 拓荒者 戏曲研究 汤显祖 《琵琶记》 以人废言 元杂剧 元剧 太和正音谱
-
描述:戏曲史研究的拓荒者──纪念吴梅先生诞辰110周年周育德中华戏曲从孕育到形成经过了悠久的历史过程。即使从宋元时代作为独立的艺术形态算起,中国戏曲也有了八个多世纪的历史。何况中华戏曲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生活一直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实在有必要把中国戏曲当作一门...
-
论汤显祖的《紫钗记》
-
作者:朱捷 来源:江海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紫钗记》 霍小玉 卢太尉 《牡丹亭》 李益 审美创造 婚恋悲剧 戏剧创作 艺术创作
-
描述:论汤显祖的《紫钗记》朱捷旷世奇才汤显祖,一生著述甚丰,其《玉堂四梦》(又称《临川四梦》,即《紫钗记》、《还魂记》、《南柯记》、《邯郸记》)更奠定了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正如明末评论家王思任所说
-
汤显祖夜宿“云门”
-
作者:王善政 来源:黄梅戏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九华山 开元七年 王安石 戏剧家 金乔觉 刘禹锡 范仲淹 《临川四梦》 《牡丹亭》
-
描述:。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亦跻身于他们的行列,与九华山结下了不解之缘。
-
因情作梦 以情格理──东方戏剧巨匠汤显祖
-
作者:玉阁 来源:江西教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以情格理 东方戏剧 “临川四梦” 《邯郸记》 《紫钗记》 作梦 《南柯记》 杜丽娘 女性形象
-
描述:因情作梦以情格理──东方戏剧巨匠汤显祖玉阁说起汤显祖,人们便会油然想起誉弥中外的“临川四梦”,想起汤翁笔下的那位至情至爱的奇女子杜丽娘和她的痴爱郎君柳梦梅,当然还有诸如《紫钗记》中英雄侠义的黄衫客
-
从《草桥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
-
作者:白玉鹏 来源:北京经济了望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园惊梦》 《牡丹亭》 《西厢记》 “情” 汤显祖 杜丽娘 现实主义 封建礼教 个性解放 王实甫
-
描述:从《草桥惊梦》到《游园惊梦》──浅谈《西厢记》和《牡丹亭》两个梦白玉鹏倘若将《草桥惊梦》与《游园惊梦》并提的话,似乎难以道出二者有何必然联系。然而同为生活的折射、在虚幻的梦纱背后,定会有某些潜在的内部关联。这就需要历史地、具体地研究探索一番。力求在两...
-
发挥地域文化优势 办出师专学报特色
-
作者:暂无 来源: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域文化 王安石变法 师专学报 抚州师专 汤显祖 高校文科学报 教育思想 地方特色 临川 文化研究
-
描述:光彩和魅力,上乘的质量,健康地生存和发展下去?实践使我们认识到:发挥地域文化优势,办出自己的特色是一条自强自立的有效途径.
-
1994年的的随想(续)
-
作者:胡宗健 来源:零陵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金瓶梅》 魔幻现实主义 潘金莲 贾宝玉 弗洛伊德学说 自然人性 汤显祖 西门庆 社会性 1994年
-
描述:21.《金瓶梅》的贡献《金瓶梅》代表着小说意识的觉醒。明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特殊时代,道德与欲望激烈冲撞,理性与人性剧烈冲突。一方面,程朱理学对人性的扼杀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人本应享有的自身权益遭到理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