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光王安石经济思想比较
-
作者:叶坦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经济思想比较 青苗法 反变法 宋代 理财 政治家 抑兼并 思想家
-
描述: 司马光和王安石都是宋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生活的时代也大致相同,然而,对待新法的不同态度,留给后人印象中的仿佛只有势不两立的关系。而且无论肯定抑或否定变法的观点,也大多将二者视力对立的两端,甲是则乙非,很少认真研究二者之异同所在,尤其
-
略论苏轼的政治道路
-
作者:杨运泰 来源:学习与探索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苏轼 王安石变法 北宋 四大家 政治态度 道路 司马光 革新运动 文学史 封建士大夫
-
描述:“文湖州竹派”的中坚分
-
从“洛蜀之争”看文、道之争
-
作者:金诤 来源:江汉论坛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学家 洛蜀党争 王安石 纪事本末 圣人之道 学术界 朱熹 四川 士大夫 司马光
-
描述:界对于程、苏之争甚少关注。但是,苏轼反对理学家程颐,同他作为文学家的思想、性格密切相关;如何看待“人情”,同样也是
-
《唐鉴》及其在历史编纂学上的地位
-
作者:房鑫亮 来源:安徽史学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范祖禹 历史编纂学 编年体 司马光 史书体裁 新变化 纪传体 评论文 史实 王安石变法
-
描述:。范祖禹以编年、史评二体著《唐鉴》,别开生面。宋人认为,提供致治之道,编年体优于纪传。因其详于一国的治乱。但这是通过史实诤谏,难以痛快淋漓。《唐鉴》则以大量评论继于史实之后,具有随时议事的优点,弥补了编年体的不足,颇受时人青睐,对后世亦有较大的影响。
-
《通鉴》影射变法问题辨榷
-
作者:邬国义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通鉴》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朋党 曹参 评论 治平 胡三省 《通志》 萧何
-
描述:辨析,区分出三类情况:一是不实之辞;二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三是确有影射。
-
《通鉴》编修与史馆制度
-
作者:张新民 来源: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史馆制度 资治通鉴 范祖禹 刘知几 编修 我国古代 修史 王安石 中国史学史
-
描述: 《资治通鉴》是我国古代博大精深的编年史钜制,自问世以来,为历代学人所称誉,推许为“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资治通鉴》的编撰,主要是司马光个人辛勤劳动的成果,前人论及此书,都
-
朱熹与史学
-
作者:漆侠 来源:历史学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朱熹 《朱子语类》 浙东事功派 司马迁 古代史学 《左传》 《史记》 王安石变法 司马光 《资治通鉴纲目》
-
描述:朱熹与史学
-
评司马光的经济思想
-
作者:宋衍申 来源:晋阳学刊 年份:198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变法 财政危机 青苗法 北宋中期 直接生产者 统治阶层 宋神宗 无不为 政治家
-
描述:的方法去评价。本文正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择取司马光经济思想中的几个问题,发表一点浅见,兼及与王安石经济思想异同之比较。
-
论司马光的史学思想
-
作者:施丁 来源:文史哲 年份:198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治乱兴衰 以史为鉴 资治通鉴 先王之道 史学思想 立政 王安石变法 历史人物 统治者
-
描述:司马光治史,意在为统治者“资治”,这是其史学思想的最大特点。他探讨历代治乱兴衰,主张古今之道不变,借此反对厌常革新的历史思想,要求君主取是而舍非;他重人而轻天,注重分析前朝人物品德,区分君之明暗、臣
-
司马光反变法的罪恶活动剖析
-
作者:古平 来源:武汉师院 年份:197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司马光 王安石 反变 顽固派 大地主阶级 变法派 宋神宗 批林批孔运动 洛阳 王安石变法
-
描述:安石的对立面,反对变法,破坏新法。王安石实行变法时,司马光身居洛阳,暗地里以“真宰相”自居,亲自指挥顽固派的捣乱活动,发誓要推翻新法。剖析一下司马光反变法的罪恶活动,对于我们深入揭发批判林彪及其死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