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代哲学情性论的嬗变与主情论文学思潮
-
作者:蔡锺翔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明代哲学 主情论 文学理论 性善情恶 情感论 论文学 七子派 格调说 “情”
-
描述:情感观上特别明显地表现出来。
-
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女性意识
-
作者:樊美筠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古典美学 理想女性 汤显祖 中国古代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女权主义 “情” 中国传统文化 “气”
-
描述:更重要、更伟大的事情,这就是治国、平天下,这些人永远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他们始终有一个远大的抱负,有坚强的信念,知其不可为而为,哪怕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哪怕“任重而道远”,哪怕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
-
论汤显祖的自由生命意识
-
作者:刘彦君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自由生命 《牡丹亭题词》 “四梦” 《邯郸梦》 政治理想 “情” 生命价值
-
描述:论汤显祖的自由生命意识
-
汤显祖伦理思想初探
-
作者:冯光 来源:抚州师专学报(综合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伦理思想 “情” “理” 程朱理学 杜丽娘 上卷 戏剧作品 霍小玉 “主静”
-
描述:代精神。本文试图通过汤显祖的诗文和戏剧作品探讨他的伦理思想。
-
追求主体精神的自由体现-论汤显祖的创作观
-
作者:王长安 来源:剧艺百家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不同民族 信仰 “情” 作家主体 创作主体 创作观念 杜丽娘 自我意识 艺术创作
-
描述:当我准备重新思考汤显祖的创作观的时候,这些关于美的著名论断便纷纷涌入了我的脑海。细想起来,这些论断尽管是出自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信仰的名人之口,但它们的共同之处却是显而易见的。这就是他们都在美的领域里突出地强调了人(灵与肉合一的)的主体地位,并且把人及其自由(本质的体观)作为美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
浅谈《牡丹亭》中“情”的丰富性
-
作者:朱小利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 丰富性 戏曲作品 《西厢》 产生时代 汤显祖 “杜丽娘”
-
描述:浅谈《牡丹亭》中“情”的丰富性
-
以“情”胜入的晏几道
-
作者:王莹洁 来源:现代语文(文学研究版)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情” 《小山词》 《花间》 陈振孙 原词 名胜 周济
-
描述:学。”吴梅也说:“余谓艳词,自以小山为最,以曲折深婉,浅处皆深也。”[第一段]
-
关于汤显祖的“言情”说
-
作者:刘月嵚 来源: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情” 王学左派 杜丽娘 浪漫主义文学 《牡丹亭》 审美本质 “四梦” 宋明理学 道统
-
描述:较量.王学左派的观点,不可阻挡地影响着社会的各种形态,严重冲击着宋明理学.李贽的“童心说”,公安三表的“性灵说”,表现出了反道统的进步倾向.
-
晚明皖南戏曲家群体综论
-
作者:朱万曙 来源:江淮论坛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家 皖南地区 戏曲创作 汤显祖 汪道昆 “情” 玉合记 潘之恒 《西厢记》 晚明时期
-
描述:一区域的群体现象,则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他们戏曲创作或评论的区域文化特色也没有得到揭示。有鉴于此,本文将他们作为一个整体戏曲文化现象试加讨论。一、晚明皖南戏曲家群体的生成条件晚期时期是戏曲创作继无杂剧之后又一个高峰阶段。相当多的一批文人操觎染翰,创作戏曲。但是,戏曲家们的地域分布并不均衡,并不是全国各
-
情的探险:从汤显祖到曹雪芹
-
作者:过常宝 郭英德 来源:红楼梦学刊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曹雪芹 曹雪芹 “情” “情” 《红楼梦》 《红楼梦》 《牡丹亭》 《牡丹亭》 “意淫” “意淫” 贾宝玉 贾宝玉 大观园 大观园 “理” “理” 杜丽娘 杜丽娘
-
描述:情的探险:从汤显祖到曹雪芹过常宝郭英德汤显祖的困惑明代戏剧家汤显祖曾经写过一首《江中见月怀达公》的诗,道:无情无尽却情多,情到无多得尽么?解到多情情尽处,月中无树影无波。这首佛家偈语式的诗,表达了汤显祖内心中一种无法解脱的困惑:人们向往追求彻底的“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