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临川四梦”的时局观
-
作者:王华红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临川四梦 时局观 汤显祖
-
描述:的批判、三是对频繁复杂的民族战争的思考、四是对惑人的佛老思想的认识、五是对政治乌托邦的反省。这也是本文的写作框架。
-
论“临川四梦”的讽世意识
-
作者:黄三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临川四梦 讽世意识 明传奇
-
描述:因素等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 本文由引言、正文和结语组成,正文包括四章。 引言部分,简述“临川四梦”的研究状况,明确本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第一章,从戏剧的讽刺传统与明代戏曲的讽刺意识这两方面来考察“临川四梦”的讽世意识的背景。戏剧的批判精神和讽刺传统,是“四梦”讽世意识的精神源流。明代中后期戏曲的讽刺意识较强,“四梦”的讽世意识也是这一时期戏曲主题的表现。 第二章,论述“临川四梦”的讽世内容。“四梦”的讽世内容相当丰富,讽刺指向颇广。本文将其分为官场社会、时事政治、礼教和理学、人情人性等四个方面,并进行详细的分析论述。 第三章,论述“临川四梦”讽世意识演变情形。“四梦”的讽刺力度总体上呈现逐渐增强的轨迹,局部有所起伏。“四梦”讽刺的侧重点不同,...
-
戏剧中的梦幻
-
作者:陈茂庆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梦 戏剧 汤显祖 莎士比亚
-
描述:。
汤显祖(1550-1616)生活在明朝晚期,身历嘉靖、隆庆和万历三朝;莎士比亚(1564-1616)历经伊丽莎白时期和詹姆斯一世时期。他们所处的时代在政治、经济、思想和文化
-
情、梦、幻
-
作者:毛小曼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人格理想 戏曲创作观 戏曲作品
-
描述:分析了汤显祖人格理想的内涵、形成这一人格理想的人生经历背景以及当它在现实层面中无法实现时,汤显祖在人世与佛道之间两难归依的矛盾心理。汤显祖的人格理想是在传统思想的熏染和时代思潮的激荡下,受到他蹇涩
-
《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
作者:刘淑丽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戏曲史 中国戏曲史
-
描述:《牡丹亭》接受史研究
-
从“临川四梦”到冯氏“三言”
-
作者:潘艳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冯梦龙 情观 异同
-
描述:感和欲望,是对禁锢人的思想情感的程朱理学的有力反拨。
汤显祖以“临川四梦”闻名于世,他的戏剧创作皆“为情所使”,是“因情成梦,因梦成戏”的产物,汤显祖在他的文章中多次肯定了情存在的合理性
-
明末《牡丹亭》评点改编本研究
-
作者:郑晓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评点本 改编本
-
描述:手法,塑造出更为丰满而生动的艺术形象,揭示出更为深刻的思想主题;此外,在场面...
-
《牡丹亭》舞台传播相关问题研究
-
作者:汪惠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舞台传播
-
描述:。值得深思的是,虽然《牡丹亭》不被视作场上之曲,但从《牡丹亭》脱稿之日起,它就一直活跃于戏曲舞台上面,并还成为昆曲的经典保留剧目。这其中的缘由特别值得思考。晚明时代,是一个崇尚士大夫戏曲文化的时代,文人多
-
《西厢记》《牡丹亭》才子佳人形象探异及其文化阐释
-
作者:刘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关键词: 《西厢记》 《西厢记》 《牡丹亭》 《牡丹亭》 才子佳人 才子佳人 形象 形象 差异 差异 文化阐释 文化阐释
-
描述:的大致脉络。其次,在对元杂剧和明传奇中的才子佳人戏进行总体的概述的过程中,形成对于戏曲时代的才子佳人文学总体性的认识。最后,通过参照《西厢记》《牡丹亭》等作品塑造的典型人物形象,比较两部才子佳人戏中才子
-
评中西方文化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情感
-
作者:李薇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学位论文
-
描述:评中西方文化对《罗密欧与朱丽叶》和《牡丹亭》中女主人公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