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国古典美学的女性意识
作者:樊美筠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女性意识  中国古典美学  理想女性  汤显祖  中国古代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女权主义  “情”  中国传统文化  “气” 
描述:更重要、更伟大的事情,这就是治国、平天下,这些人永远是以天下为己任的,他们始终有一个远大的抱负,有坚强的信念,知其不可为而为,哪怕是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哪怕“任重而道远”,哪怕是牺牲自己也要完成这一伟大的使命,
《牡丹亭》石道姑形象略辨
作者:黄德荣  来源:江西社会科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石道姑  杜丽娘  《牡丹亭》  汤显祖  杜柳  柳梦梅  石女  候外庐  笑者  徐朔方 
描述:古执也,陈最良之雾也,青山之贼牢也:无不从筋节窍髓,以探其七情生动之微也。”(当然,该文对剧中人物的评价不尽确切。)那么,石道姑的形象又如何呢?徐朔方教授在《前言》,说:“派去教育她(指杜丽娘
《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的女性形象
作者:张玲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威尼斯商人》  新女性形象  《紫钗记》  莎士比亚  人文关怀  封建传统  人的价值  汤显祖 
描述:汤显祖和莎士比亚在《紫钗记》和《威尼斯商人》塑造了一系列反封建传统的新女性形象,从人性和人的价值角度探寻女性的处境和命运,为女性提出了作为人的生命欲求,呼唤人性的解放。汤显祖和莎士比亚的女性观
如何理解文学艺术家在创作的奇异行为
作者:林清峰  来源: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艺术创作  巴尔扎克  艺术家  作家  汤显祖  理解  艺术史  牡丹亭  奇异行为  文学艺术 
描述:掀开文学艺术史,我们会发现古今中外一些著名的作家、艺术家,在创作时往往出现了一些令人感到奇异的行动。如名剧《牡丹亭》的作者汤显祖在创作该剧时,“运思独苦,一日,忽然失踪,遍索之,乃卧庭薪上,掩袂
爆竹声,一位泰斗级教授离我们而去了
作者:何欣  来源:纪实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朔方  教授  学术界  曲家  爆竹  浙江大学  汤显祖  系主任  文学史  医院 
描述:采访,徐教授的几个弟子都在感慨:像徐老这样学问和人格的人,今后学术界恐怕很难再有了。我说,现在教育条件越来越好,应该是一代胜过一代才对啊。可他们反问我:你看现在社会上,还有几个不为出书不为获奖不为
细说《闺塾》的陈最良
作者:黄晓明  来源:中学语文园地(高中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人物形象  汤显祖  封建礼教  虚伪性  学生  教义  塾师  关雎  牡丹亭 
描述:《闺塾》这出戏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最良讲课的情景。汤显祖以其生花妙笔,塑造了这三个呼之欲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相对于光彩照人的杜丽娘、率直泼辣的春香而言,陈最良只是配角
简析《牡丹亭》的性与情
作者:杨艳琪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爱情  柳梦梅  文学家  后花园  主题  万历  祁彪佳 
描述:牡丹》。”《牡丹亭》一问世,就掀起了一场狂潮,“汤义仍《牡丹亭》梦一出,家传户诵,几令西厢减价。”
略论《邯郸记》的卢生
作者:王允亮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南柯记  现实基础  人物形象  下层士人  吕洞宾  荣华富贵    临川四梦 
描述:略论《邯郸记》的卢生
《葡萄牙十四行诗集》“死亡”的模糊美
作者:刘宝岩  来源:教书育人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模糊美学  白朗宁夫人  爱情  死亡  葡萄牙  黑格尔  内心独白  模糊概念  诗歌  汤显祖 
描述:迟暮的岁月里赶上了早年的爱情。这份爱情使在病室中被禁锢了二十四年的她奇迹般地重新站了起来。1846年9月12日,巴莱特和白朗宁结婚,后移
试论《牡丹亭》爱情的前因与后果
作者:赵志军  来源:四川戏剧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爱情  学术界  柳梦梅  杜丽娘  汤显祖  论述  想象 
描述:对象的爱情是不可想象的。然而,在汤显祖的《牡丹亭》,这种爱情不仅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