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问题选择与学术增值:评程芸的《汤显祖与晚明戏曲的嬗变》
-
作者:郑传寅 陈建华 来源:戏曲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学术增值 戏曲史 晚明思想 戏曲研究 汤沈之争 徐朔方 文学观念 作者 晚明文学
-
描述:环视当今的古典戏曲研究,其学术路径大抵可分为两种:其一,将更多的视线与精力投向声腔、戏班、服饰、演出、剧场、舞台等要素,偏重于戏曲形态、演剧模式和舞台艺术的考察,悬置作家作品、忽略文学观念的演进。其优点是可以迅速开疆拓土、填补空白,形成新的学术增长点。另一种则是回归案头,回到戏曲史特别
-
碧山流歌古风淳:2010遂昌汤显祖文化·劝农节散记
-
作者:孟昵娜 来源:今日浙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遂昌 非物质文化遗产 民俗文化 牡丹亭 传统文化 民间艺术 昆曲 杜鹃红 十番
-
描述:绵延不绝的群山有着道不出的神秘,苍翠欲滴的林海随风轻舞,云雾如丝如缕轻绕山头,杜鹃红白相映点缀林间,溪水欢快地吟唱着小曲,梯田错落有致嵌于山间……遂昌这些
-
案头与场上:以汤显祖传奇落场集唐诗见明清曲家戏剧观
-
作者:刘叙武 来源:天府新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落场诗 集唐 案头 场上 汤显祖 王骥德 臧懋循 冯梦龙
-
描述:集唐诗.从晚明清初传奇创作实践来看,剧作家已经找到“案头场上,两擅其美”的办法.
-
文学巨匠诞生的历史必然:评邹自振《汤显祖及其“四梦”》[1]
-
作者:许怀林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邹自振 罗汝芳 文学家 世界文学史 临川文化 知识体系 激进思想 儒家经典 高尚人格
-
描述:,与激进思想家李贽有交往,在丰厚的儒家经典、诸史百家知识体系中,承继了"学以为己"、"修身"、"明德"的优良传统,养成了端正做人、公直处世的品格节操,遇事唯理是求,坚守道义,不阿附权势。他顺着时代
-
世间只有情难诉:试论汤显祖的情观与其剧作的关系
-
作者:华玮 来源:中华戏曲 年份:199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戏剧创作 戏剧创作 牡丹亭 牡丹亭 南柯记 南柯记 宋明理学 宋明理学 情至论 情至论 情真 情真 霍小玉 霍小玉 杜丽娘 杜丽娘 有情痴 有情痴
-
描述:问题存在:首先,论者对于"情"的解释往往不够明确、深入。其次,许多论者简单地将"情"视为宋明理学家所倡导的"理"的对立物,匆促地达成汤显祖反理学的结论。再次,有些论者基于汤显祖在"二梦"(《南柯记
-
汤显祖:过去与现在
-
作者:暂无 来源:文艺报(周四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汤显祖:过去与现在
-
同中见异,异中有同-试比较朱丽叶与杜丽娘的形象
-
作者:余三定 来源:岳阳师专学报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罗密欧与朱丽叶 异中有同 同中见异 女主人公 莎士比亚 古典戏剧 汤显祖 爱情 形象
-
描述:、幸福的天伦,人们寻找、追求“情”就是为了寻找、追求美好和幸福,然而,为情而死,不是走到了美好和幸福的反面吗?尽管如此,她们还是要去追寻,她们宁
-
情偶缺席与肉体缺席——昆剧《牡丹亭》中的杜丽娘
-
作者:邹平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昆剧 《牡丹亭》 肉体 爱与死 汤显祖 柳梦梅 缺席者 欲望 爱情故事
-
描述:你侃侃而谈。你滔滔不绝。你被你话语的对象深深吸引。 杜丽娘。一个以死而复生的方式刮起爱情旋风的美人,竟使你想起爱与死的不可逆性如何被话语的叙述彻底地解构。 她的故事可一分为二,以死亡为界:一边是走向死亡,另一边是死而复生。走向死亡的动机是情?你深表怀疑。杜丽娘养在深闺,
-
浅探“临川四梦”演出传播中的不均衡现象
-
作者:王省民 来源:当代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四梦” 不均衡现象 传播 演出 戏剧创作 《牡丹亭》 艺术成就 汤显祖
-
描述:临川四梦代表了汤显祖戏剧的艺术成就,它们共同构成其宏伟的梦剧结构形式,是我们研究汤显祖戏剧创作的主要对象,我们应该将临川四梦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但是,在临川四梦的传播中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现象
-
从随俗到雅化:明清戏曲中"集句诗"的文学史意义
-
作者:杨经华 来源:飞天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戏曲 雅化 明清传奇 牡丹亭 长生殿 中国古典诗歌 明代戏曲 汤显祖 诗学 宋代
-
描述:以来,集句一直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历代文人展示才华的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