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1054)
报纸
(56)
学位论文
(56)
会议论文
(25)
图书
(21)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154)
才乡教育
(33)
地方文献
(12)
地方风物
(7)
宗教集要
(6)
按年份分组
2010
(56)
2008
(44)
2007
(46)
2003
(36)
2000
(28)
1998
(75)
1996
(38)
1991
(18)
1989
(29)
1985
(17)
按来源分组
创作评谭
(4)
徽州社会科学
(2)
文史参考
(1)
政协天地
(1)
农村发展论丛
(1)
中国建设
(1)
南昌航空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
雨花
(1)
演讲与口才
(1)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博与约
存异
会讲
武夷山
书院
哲学
周敦颐
哲学观点
孔子
哲学思想
地主阶级
任继愈
吕祖谦
南宋理学
陆九渊
伦理观
儒学道统
唐朝大历年间
唯心主义者
天理人欲
唯物主义
哲学家
《孟子》
宋代
哲学史
太极
区别
朱熹
古代书院
首页
>
根据【检索词:朱熹、陆九渊的鹅湖之辩】搜索到相关结果
1054
条
象山先生之人论探微
作者:
徐春林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生理人
心理人
个体人
社会人
自私人
大公人
描述:
再由固于人体的自私人臻于毫无私心杂念、能与天地万化同流的大公人境界。它构成了象山先生的完整人论。
阅读“三知”
作者:
雷源轼
来源:
语数外学习:初中版
年份:
200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整体阅读
文章
陆九渊
方法
宋代
体式
知人
描述:
宋代著名学者
陆九渊
提出阅读应三知:“知人知世知体式。”这是对一篇文章进行整体阅读的好方法。
王夫之与程朱陆王格致论比较
作者:
章启辉
来源:
船山学刊
年份:
2002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夫之
程朱理学
陆九渊
王安石
仁义
格物致知论
《大学》
描述:
王夫之与程朱陆王格致论比较
也谈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
作者:
周华华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年份:
200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课堂提问
语文
课堂教学
著名学者
教育家
陆九渊
陶行知
描述:
学中,
袁燮《絮斋家塾书钞》初探
作者:
暂无
来源:
华夏文化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直斋书录解题》
《君爽》
政治思想
陆九渊
馆臣
发明
描述:
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十一)《书钞》不仅体现了袁氏的心学特点,而且是其政治思想的载体。
此陆非彼陆
作者:
陈军
来源:
中学历史教学
年份:
201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明理学
《历史》
陆九渊
人教版
发明人
教材
描述:
人教版《历史》必修Ⅲ第三课《宋明理学》《资料回放》说:“鹩
湖
之会,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来之教人为支离
陆九渊
“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未完待续)
作者:
顾春
来源:
江西教育科研
年份:
1995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教育思想
历史
中国
南宋
描述:
陆九渊
“心学”教育思想的特质及其历史命运(未完待续)
颇具特色的陆象山道德人格教育观:[
陆九渊
]
作者:
修淦川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道德
道德
人格
人格
中国
中国
描述:
颇具特色的陆象山道德人格教育观:[
陆九渊
]
陆象山识道、用道,足以驰骋天下:[
陆九渊
]
作者:
李蕴瑚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哲学家
哲学家
生平事迹
生平事迹
中国
中国
描述:
陆象山识道、用道,足以驰骋天下:[
陆九渊
]
陆象山并未否定客观世界及其物质存在和变化:[
陆九渊
]
作者:
余雪真
来源:
抚州师专学报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学
中国
中国
描述:
陆象山并未否定客观世界及其物质存在和变化:[
陆九渊
]
首页
上一页
69
70
71
72
73
74
75
76
77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