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论陆九渊“即理”的真实意蕴
作者:谭清宣  来源:成都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即理  心理合一 
描述:即理”是理解陆九渊心学的最重要的哲学命题,陆九渊在宇宙本体和社会伦理的意义上,提出了“即理”这一命题。“即理”的真实意蕴在于心理合一,而且与朱熹“与理一”论相比较,这种“心理合一
中人也应是“性中人”
作者:徐栋华  来源:人人健康杂志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生活  性功能  性能力  身体健康  性器官  男子  择偶  婚姻  青年人  职业性格 
描述:花开并蒂,男女成双。婚姻是人生大事,择偶又是关键。没有成功的择偶,也就没有幸福的婚姻。择偶时要考虑什么?当然少不了人品、性格、容貌、才识、门第、财富等条件,但有些青年人在全面权衡,谨慎选择的时候,却忽视了最为重要的性标准。
春风送暖如何护“
作者:赵妍 王庭槐  来源:保健医苑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气候特点  旧病复发  王安石  春日 
描述:春日春风有时好,春日春风有时恶,不得春风花不开,花开又被风吹落。宋代王安石的这首诗,把早春的气候特点描绘得惟妙惟肖。春天乍暖还寒,天气多变且雨水会逐渐增加,是多种疾病高发的季节,尤其心血管疾病更需预防,稍有不慎即会旧病复发。
愿以深奉尘刹
作者:翁礼华  来源:浙江经济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居正  王安石  封建社会后期  企业所得税  考成法  庶吉士  翰林院  狠抓落实  岗位责任制  公元 
描述:被明朝人誉为起衰振隳的救时宰相张居正是与秦代商鞅、宋代王安石并立为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初期、中期最具盛名的三大改革家之一。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张居正到北京参加会试,中二甲进士,被选授翰林院庶吉士(相当于见习官)。
班主任应是一个有“”人
作者:张玉倩  来源:现代教育科学:教学研究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班主任  班主任      和谐统一  和谐统一 
描述:班主任是一项用心的事业,没有心与情感的投入,便很难有真正的智与思的创新、爱与严的和谐统一、习与细的有效引导,一个合格的班主任,必须是一个有“”人。
白鹿洞书院:为天地立
作者:彭治国 壹图 全景  来源:优品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鹿洞书院  岳麓书院  朱熹  陆九渊  江西  王阳明    周敦颐  理学家  程朱理学 
描述:外面的喧嚣全是外面的,在这样的书院里,尤其在夜晚,盯着书院的某一块看,也许能看到鲜活的生命,看到历史深处的光芒。
象山、阳明“即理”说之比较
作者:郝兴宏  来源:安徽文学(下半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即理  陆象山  王阳明  宋明理学  宇宙  涵义  主体  理性  义理  自然规律 
描述:""与"理"这两个重要概念的使用,在宋明理学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不尽相同。大致说来,在宋明理学的各个阶段,""的涵义大致有以下几种:作为人本能的知觉之心,作为主体的意志之心、主体的思维理性之心,形上
《醒亭记》赏析
作者:黄毓任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欧阳修  《醉翁亭记》  审美感知  “乐”  曾巩  审美心理距离  民本思想  人格理想  “与民同乐”  唐宋八大家 
描述:欧阳修有《醉翁亭记》名世,令人百读不厌;曾巩则有《醒亭记》与之相得益彰,同样是不同凡响的佳构。 “醒亭”何以“醒”?首先在于其独特的悦人耳目的审美感知价值。放情游乐,“必即丰乐以饮”,酣醉劳顿
儒家德治观念与实践研究--以陆象山"荆门之"为例
作者:郑晓江  来源: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儒家  儒家  德治观念  德治观念  象山  象山  荆门之  荆门之  现代沉思  现代沉思 
描述:运用于当今中国的政治活动之中.
略论先秦时期的冰暨有关用冰的几个问题
作者:单先进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先秦时期  先秦时代  说文  周礼  先秦古籍  吕氏春秋  春秋左传  中原地区  马王堆一号汉墓  诗经 
描述:溶化着的冰上行走,当然会提心吊胆。“涣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