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
(931)
学位论文
(58)
会议论文
(28)
报纸
(25)
图书
(2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28)
才乡教育
(25)
地方文献
(10)
宗教集要
(1)
按年份分组
2009
(46)
2005
(40)
2004
(25)
1999
(59)
1998
(77)
1993
(23)
1990
(19)
1989
(25)
1988
(25)
1980
(6)
按来源分组
其它
(88)
抚州师专学报
(71)
江西社会科学
(22)
孔子研究
(19)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12)
河北学刊
(5)
天府新论
(2)
中华书局
(2)
复印报刊资料(文艺理论)
(1)
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
相关搜索词
哲学
区别
程朱理学
李觏
陆九渊
天地
宋代
王安石
心学
历史哲学
好官
感性
唯心主义
封建统治
理性原则
唯心主义体系
禅宗
思想
哲学思想
哲学的基本问题
孔子
哲学家
生命
程颐
理学家
基本图形
华严宗
天人合
研究
首页
>
根据【检索词:陆九渊哲学和贝克莱哲学的区别】搜索到相关结果
931
条
读《陆王心学研究》
作者:
姜国柱
来源:
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心学
心性之学
陆王
思想渊源
学术思想界
陆九渊
王守仁
哲学家
分析论证
研究成果
描述:
心性之学,一直为中国历代哲学家、思想家所关注,而真正形成为心学学派,则始自于南宋的
陆九渊
,集大成干明代的王守仁,故学术思想界称之为“陆王心学”。
关于阳明学者所谓的异端
作者:
松川健二
陈涤
来源:
社会科学战线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异端
阳明学
王守仁
陆九渊
诸子百家
百姓日用
孔子
论语
《传习录》
相对主义
描述:
之异端。(《文录》·四)王守仁以上的言辞,并不是杂乱无章的,表现了王守仁以万民共有的良知为立足点的实践伦理观,这是阳明思想的特征之一。为了知道这三则所表现的阳明异端论的独到性如何,对阳明学者的影响如何,缕述思想史上与此有关的各种观点是不可或缺的。以下,为了解阳明学者异端论的实际状况,做为一种方法,就应追溯《论语·为政篇》“攻乎异端章”的解释史。由于事实的性质,把握宋代以前的情况必须费些笔墨。何晏谓:“攻,治也。善道有统,故殊途而同归,异端不同归也。”何氏只说了这些,对于善道、异端未作具体说明。到了皇侃。邢 两疏,则把善道疏解为与儒家经典相合,而与非儒家相异的观点。首先皇侃的《义疏》谓:此章禁人杂学诸子百家之书也。攻,治也。古人谓学为治。故书史载人专经学问者,皆云治其书,治其经也。异端,谓杂书也。言人若不学六经正典,而...
论王阳明心学的特色
作者:
杨在原
陈方
来源:
史学月刊
年份:
1991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心学
主观能动性
意识
思想僵化
中国
哲学
思想道德
程朱理学
社会危机
陆九渊
朱熹
描述:
顿地主阶级的思想道德,以挽救严重的社会危机。因此,曾经昙花一现的
陆九渊
的心学在王阳
文明湖畔龙泉吟
作者:
胡孝华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年教师
龙泉
老莱子
陆九渊
人文教育
中学语文
高级教师
象山
特级教师
书院
描述:
文明湖畔龙泉吟
程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作者:
陈寒鸣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程敏政
陆九渊
道问学
尊德性
《太极图说》
早异晚同
朱子
无极
晚年定论
教学方法
描述:
程敏政的朱、陆“早同晚异”论及其历史意义
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
作者:
刘宗贤
来源:
哲学研究
年份:
199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陆九渊
“理”
圣人之道
圣人观
人之心
心学
“心”
“致良知”
心即理
描述:
试论王阳明心学的圣凡平等观
唐甄《潜书》中的认识论思想初探
作者:
李亚宁
来源:
复印报刊资料(中国哲学史)
年份:
1980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唐甄
主观唯心主义
《潜书》
认识论思想
天地万物
陆九渊
王阳明
唯物主义
认识方法
“心”
描述:
唐甄《潜书》中的认识论思想初探
试论中国传统伦理观的特征
作者:
陈望衡
来源: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
1989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中国传统伦理
孟子
论语
宗法观念
孝道
准宗教
梁惠王
陆九渊
仁政
描述:
中国传统伦理观有四个特征: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法观念、与政治一体的统治原则、准宗教的绝对律令、实用理性的做人之道;中国传统伦理观既是我们创建新伦理观的思想基础,又是阻碍我们前进的精神负担.
王阳明的“知行合一”与“体究践履”
作者:
陈奇
来源:
贵州社会科学
年份:
1996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知行合一”
陆九渊
心即理
主观唯心主义
心外无物
精神本体
知与行
事功精神
《传习录》
描述:
同程朱一样,他也认为知在先,行在后.王阳明是主观唯心主义者,他的知行观自然不同于程朱,然而也不同于
陆九渊
.他的主观唯心主义较之
陆九渊
更为彻底,不仅认为心即理,而且强调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心
无为——高层次的气功境界
作者:
李丕洋
来源:
中国气功科学
年份:
1998
文献类型 :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气功
高层次
无为而无不为
“大我”
“小我”
“气”
《老子》
元神
陆九渊
练功者
描述:
无为——高层次的气功境界
首页
上一页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