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耒记体文作法论析
-
作者:朱晓青 来源:写作(高级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张耒 苏门四学士 北宋中后期 平易自然 苏轼 文学 苏辙 曾巩
-
描述:张耒为“苏门四学士”“苏门六君子”之一,在北宋中后期文坛占有突出地位,其文学苏轼、苏辙,兼法曾巩,博采众家,为文尚气主理,自然平畅,苏轼称其文“汪洋澹泊,有一唱三叹之声”,有子由之风(《答张文潜县丞
-
《“一代斗山”虞集论》读文札记
-
作者:牛晓庆 来源:剑南文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虞集 札记 《文学评论》 论文内容 人生际遇 教育背景 创作实践 文学理论
-
描述:斗山”的卓然地位。
-
从《文辨》看王若虚的散文观念
-
作者:王永 来源:新国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若虚 散文观念 文章 王安石 宋代 醉翁亭 作品 宋人 金代 文字
-
描述:王若虚(1174-1243),字从之,号慵夫,河北槁城人。他是金代末年著名的学者、作家,与元好问比肩的诗文批评家,有《滹南遗老集》传世。王若虚"文以欧、苏为正脉",其文章创作崇尚自然、平易。他擅长谈
-
《陆九渊集》中程文思想述论
-
作者:孔彬 来源: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程文 政治思想 哲学思想 思想文化价值
-
描述:《陆九渊集》中收录了陆九渊部分程文,这些程文显示出青年陆九渊经世致用的政治思想和以道德仁义的"本心"为特征的哲学思想,其思想文化价值对于当今仍具有一定积极意义。
-
《说文》瑞玉字的文化阐释
-
作者:刘征 来源:邢台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文》 瑞玉 命名理据 《周礼》
-
描述:更好地了解古代的玉器文化。
-
文涤危和她的《雪桃》
-
作者:杨桂拄 来源:农业知识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文涤危和她的《雪桃》
-
天马行空:为王相文画集写序
-
作者:韦江凡 来源:黄埔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王相文为我最后一位爱徒,我因年迈体弱本不收学生,终因相文那种勤奋、刻苦、热情、执着、笃诚、坦率的精神所感动,破格收为弟子。十多年来,通过言传身教,指导相文研习我的恩师徐悲鸿的画马技巧。相文在画马
-
皇家藏书楼:“文淙阁”(六)
-
作者:暂无 来源:社区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藏书楼 《四库全书》 乾隆皇帝 金山寺 镇江
-
描述:淙阁仅用一年时间,并且其中有诸多的工料都是当地人捐献的,镇江人对于文化的热心程度从此可见一斑。
-
从互文性角度看英译《牡丹亭》
-
作者:杨梅丽 来源: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互文性 互文性 文本 文本 翻译策略 翻译策略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要使译文能够忠实表达原文的深刻内涵并同时为目的语读者所接受,译者不但要充分识别文本中的互文指涉,还要结合翻译活动本身的互文性质充分发挥译者的能动性,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本文从互文性角度分析《牡丹亭
-
父与子,从武略到文韬:专访白先勇
-
作者:王莹莹 来源:读者(原创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白崇禧 父亲 辛亥革命 牡丹亭 抗日战争 专访 北伐战争 台湾 原创
-
描述:名门之后白先勇又来到了北大。清明刚过,北大校园杨柳吐绿,姹紫嫣红。但正如《牡丹亭》的唱词"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北大的春色,他无暇观赏,却被"堵"在酒店客房里接受诸多媒体的采访。本来天气就热,各家媒体大大小小的布光灯明晃晃地烤着,房间内闷热不堪。75岁高龄的白先勇一袭中式衣衫,温润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