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910)
报纸(593)
图书(12)
学位论文(10)
会议论文(6)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313)
地方文献 (77)
红色文化 (71)
非遗保护 (27)
宗教集要 (19)
地方风物 (10)
才乡教育 (10)
文化溯源 (4)
按年份分组
2010(114)
2008(56)
2007(55)
2006(44)
2002(23)
2000(27)
1995(26)
1993(19)
1992(12)
1982(20)
按来源分组
中国戏剧(8)
文艺理论与批评(4)
中国天主教(4)
戏文(3)
近代史研究(3)
争鸣(3)
发明与创新(中学时代)(1)
北京档案(1)
高校后勤研究(1)
上海文史资料选辑(1)
吟唱天上仙曲 演绎人间真情:记“白先勇昆曲传承计划”之俞玖
作者:颜欢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白先勇  昆曲  苏州大学  牡丹亭  演出  表演艺术  优秀青年  演员  观众  柳梦梅 
描述:大幕徐开,人声渐隐。一声亮丽的"惊春谁似我?"一个俊秀潇洒的书生从台侧气定神闲缓缓步出,顿时让所有观众为之惊艳。只见他缓板而歌,清声亮彻,四座皆屏息凝神,听者为之魂销。6月1日晚,苏州昆剧院优秀青年小生演员俞玖林的首次个人昆曲专场,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音乐厅
前生今世四百年,牡丹国色动人间:汤显祖本《牡丹亭》及青春版
作者:张莉  来源:文学与艺术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本《牡丹亭》  汤本《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青春版《牡丹亭》  审美文化  审美文化  昆曲  昆曲  二重人格  二重人格  戏剧之美  戏剧之美  青春之美  青春之美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历经四百年而传唱不衰,白先勇的青春版《牡丹亭》一经问世便引起轰动。本文从审美文化的角度入手.试图从汤本《牡丹亭》以昆曲作为审美载体、杜丽娘形象二重人格的审美价值和青春版《牡丹亭》的戏剧之美、青春之美等几部分对古今两版《牡丹亭》进行解读,以期得到更多的审美感受和启示。
人间更有痴於我:《汤显祖全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作者:白化文  来源:书品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出版工作  中国  汤显祖全集  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描述:人间更有痴於我:《汤显祖全集》和《中国科学技术史·化学卷》
律师应仗人间义:记共和国首例法律援助承办律师董绪公
作者:牧马  来源:经营管理者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法律援助  公律师  用工单位  共和国  广告公司  司法部  阳江市  律师事务所  调查取证  劳动合同 
描述:习。因其优异业绩,被司法部、国家国资总局、国家科技部联合授予《从事科技企业产权界定法律业务资格证书》,被司法部、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联合授予“有资格代理国家大中型基本建设项目招标投标业务律师”。现为东方大地律师事务所(四川·直属)主任,高级律师。担任过不少大案、要案的刑事辩护和民事代理。实施了共和国第一项国家法律援助和广东阳江“11·9”大案等案件的法律援助。是一位在全国范围内社会各界公认的著名律师。
斯人已乘黄鹤去,嘉言风范万古:悼念姚涌彬同志
作者:吴雁南  来源:农业考古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教科书  五十年代  编辑工作  中学历史教材  大学教学  学术文章  黄鹤  历史人物  学生运动  统治阶级 
描述:学时代起就参加进步的学生运动,反对反动派的黑暗统治。五十年代初大学毕业后,先后从事中学历史教科书编辑工作、大学教学、
学界之大敌”吴嘉善的再评价(兼析容闳与吴嘉善之冲突)
作者:李志茗  来源:中国近代史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嘉善  再评价  留学生  丁取忠  清政府  容闳  洋务运动时期  李鸿章  陈兰彬  《西学东渐记》 
描述:学界之大敌”吴嘉善的再评价──兼析容闳与吴嘉善之冲突李志茗吴嘉善曾担任晚清幼童驻洋肄业局委员。在MyLifeInChinaAndAmerica(中译名为《西学东渐记》,直译为《我在中国和美国
澳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海角长万古名 鹊巢鸠占局屡新
作者:暂无 来源:资料卡片杂志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澳门: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海角长万古名 鹊巢鸠占局屡新
明月长照短缨:议《粲花斋五种》喜剧风格
作者:武文玉  来源:戏剧之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粲花斋五种》  喜剧风格  吴炳  明代  剧本  戏剧思想  艺术特色  创作 
描述:外流行。受家庭环境影响,吴炳从小就热爱戏剧,尤其醉心于汤显祖《牡丹亭》所表现的那种饱含着初步民主主义思想的至情。
清气满乾坤——中国古典诗词中“梅”的意象解读
作者:王雅娟 狄丽英  来源:山东文学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梅花  意象  中国古典诗词  王安石  林道  独立人格  中国文化  精神品格  气质  象征 
描述:中国传统文化素喜托物言志,以物喻人,如称梅兰竹菊为花中"四君子",松竹梅为"岁寒三友"等。在中国的古典诗词中更是有许多优秀的咏物之作深刻传神地展示着人的精神品格,陶渊明笔下之菊,周敦颐笔下之荷,王维笔下之竹……无不体现出诗人的人格理想与审美趣味。在众多的景象中,"梅"可以说是诗人们心中
乌江·李渡·夜郎天——李白别宗璟时地考辨
作者:刘友竹  来源: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乌江  浔阳  夜郎天  李白  考辨  王琦  莫邪  巫山  黄牛  曾巩 
描述:乌江。张须元《缘江图》载九江之名,四曰乌土江,六曰白乌江。《太平寰宇记》引《浔阳记》云‘九江在浔阳,去州五里,名曰乌江,是大禹所疏。’知此诗所谓乌江者,指浔阳江耳,非和州之乌江县也。”此说一出,后之注释者及研究者均翕然从之,似乎这一疑案已彻底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