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牡丹亭》到《陈三五娘》——“全本”传统戏在台湾的“新生
-
作者:黄文娟 来源:艺苑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梨园戏 牡丹亭 台湾 传统戏曲 传统剧目 新生 昆曲 演出 歌仔戏 大陆
-
描述:道有昆曲。几乎在同一个时期,福建省梨园戏实验剧团悄然带着它最古老的剧目《陈三五娘》第三次赴台湾演出,之后又
-
论明清《牡丹亭》研究中的影射问题
-
作者:程华平 来源: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199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牡丹亭 牡丹亭 影射 影射 戏剧文学评论 戏剧文学评论 文学作品研究 文学作品研究
-
描述:论明清《牡丹亭》研究中的影射问题
-
《牡丹亭》下场诗集唐之研究
-
作者:陈富容 来源:辅仁国文学报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下场诗 集唐 集句
-
描述:亭〉下场诗的成就,相对的是被忽略了。但我们只要仔细阅读分析《牡丹亭〉
的下场诗,便可发现这五十五首集句诗,绝对是汤显祖用心经营之所在,它不但符
合近体诗格律,崭新的诗意也在戏剧中,充分的发挥了抒情
-
姹紫嫣红牡丹开:昆曲《牡丹亭》赴英国商演成功有感
-
作者:刘阳 来源:对外传播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英国 昆曲 《每日电讯报》 《泰晤土报》 《金融时报》 演出季 商业运作
-
描述:2008年6月3日至8日,应英国雅仕贺公司和伦敦萨德勒斯威尔斯剧院邀请,苏州昆剧院携青春版昆曲《牡丹亭》访英,参加由该剧院举办的中国演出季。这是中国古老剧种昆
-
昆曲《牡丹亭·惊梦》表演中的四层情绪变化
-
作者:孙珏 来源:剧影月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情绪变化 中国古典戏曲 《窦娥冤》 故事情节 表演 昆曲 矛盾冲突
-
描述:亲吃错药被毒死、窦娥被冤下狱的故事情节;《牡丹亭》我们牢牢记住了杜丽娘游园、惊梦、寻梦等一个天然丽质的少女,在礼教压抑下怀春抑郁愁闷。无处宣泄的情怀,而往往模糊了杜丽娘、柳梦梅与杜父、杜母的冲突细节。
-
姹紫嫣红俗中雅,曲苑流芳临川香:试论新编临川版采茶戏《牡丹
-
作者:廖夏林 杨菁 来源:戏剧文学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采茶戏 采茶戏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 雅俗 雅俗
-
描述:见。
-
一曲“锦屏人”的幽怨之歌——《牡丹亭》之《惊梦·皂罗袍》赏析
-
作者:周慧珍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牡丹亭 杜丽娘 汤显祖 林黛玉 锦屏 红楼梦 赏析 戏曲家 代表作
-
描述:林黛玉曾经在悠扬的笛韵中听到几句昆曲,因而觉得十分感慨缠绵,十分伤心。她听到的,便是《皂罗袍》这支“锦屏人”的幽怨之歌(事见《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出自明代伟大戏曲家汤显祖的代表作《牡丹亭》第十出
-
传统耻感文化形成于先秦时期
-
作者:暂无 来源:新华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耻感文化 先秦时期 传统 《光明日报》 春秋战国时期 《尚书》 《周礼》 《诗经》
-
描述:胡凡在2009年9月8日《光明日报》撰文指出,从《尚书》中的伊尹放太甲、《周礼》“耻诸嘉石,役诸司空”之说到《诗经》对统治者过分剥削的讽刺,说明殷周时期占人已经知道:使人知耻的心理因素对于控制人的行为有重要的作用。降及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均从各自的角度论述和实践着耻感文化。
-
《周礼》“六诗”与周代的乐教传统
-
作者:杨朝明 来源:诗经研究丛刊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乐教 周礼 六诗 周代 孔子删诗 诗三百 儒家 传统 乐德 诗经研究
-
描述:礼》"六诗"与《诗
-
昆曲主腔的运用:以《牡丹亭·惊梦》、《朱买臣休妻·痴梦》两
-
作者:王琳娜 来源:歌海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曲 昆曲 曲牌 曲牌 主腔 主腔 音型 音型
-
描述:运用西方图表式的分析对昆曲曲牌的基本腔,也就是主腔进行研究,寻找基本腔的行腔规律。通过这种方法的梳理辨析,总结出昆曲唱腔旋律的构成是"一个或多个骨干音型及其各种变体"的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