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一行到铀矿大基地考察
作者:胡仙德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  铀矿  铀矿      主任  主任  基金  基金  地勘  地勘  中央  中央  国土资源厅  国土资源厅 
描述:9月19日,中央地勘基金管理中心主任程利伟一行在省国土资源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项尝培的陪同下来到二六一大队铀矿大基地进行调研考察。局总工程师何观生.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朱永刚,科技处处长曾文乐和
省国土资源厅 在二六一大队召开等地区铀矿找矿突破座谈会
作者:包蕾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国土资源厅  国土资源厅  找矿潜力  找矿潜力  地区  地区  铀矿  铀矿  总工程师  总工程师  地质勘查  地质勘查  管理中心  管理中心  地勘  地勘 
描述:源地区等主要铀矿成矿田的找矿潜力。迅速掀起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的新高潮,为年底召开的地区找矿突破研讨会做好准备。
核地质科技文化园被命名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
作者:包文  来源:核地知与行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科普教育基地  科普教育基地  地质科技  地质科技  文化园  文化园      国防科技工业  国防科技工业  全民科学素质  全民科学素质  中国科协  中国科协  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 
描述:10—2020年)》的有关任务落实到基层的重要载体
矿田邹家山矿床构造与矿化垂直分带特征
作者:郑光高 吕古贤 胡宝群 曹小兵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矿田  邹家山  碎斑熔岩  矿床构造  火山盆地  矿化规模  铀矿田  流纹英安岩  火山岩型铀矿  深部 
描述:江西铀矿田是我国著名的火山岩型铀矿田,为我国核工业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然而,整个矿田中的铀资源量超过一半的出自邹家山矿床,因而对邹家山矿床的深部赋矿变化特征研究对整个矿田影响重大,对
矿田云际矿床构造与蚀变矿化特征
作者:曹小兵 吕古贤 郑光高 姚宏鑫 许谱林 刘荣霞  来源:矿物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矿田  破火山口  侏罗系  断裂构造  围岩蚀变  赣杭火山岩带  塌陷盆地  发育  中心式火山  地质背景 
描述:1矿田地质背景矿田位于赣杭火山岩带西南端的一个上侏罗系中酸性火山塌陷盆地(或称破火山口)内。破火山口,是一个发育于前寒武系褶皱基底上的上侏罗系的中心式火山口塌陷而成的。破火山口呈东西向
赣中矿田北部铀成矿地质条件分析
作者:周玉龙 刘云浪 高琰  来源: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次火山岩  次火山岩  成矿条件  成矿条件  矿田北部  矿田北部 
描述:构造、火山塌陷构造及热液活动等铀成矿作用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这就是矿田北部主要矿床类型——次火山岩亚型铀成矿聚集区构造格架。
江西省铀多金属矿田重磁坡度异常提取与成矿预测
作者:吴志春 郭福生 谢财富 刘林清 姜勇彪  来源:物探与化探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重力勘探  磁法勘探    磁坡度异常提取  成矿预测   
描述:°的两个区间为成矿有利区,西部成矿区磁坡度小于30°且磁异常值为-40~-45 nT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整个矿田磁坡度为71°~80°且磁异常值小于零的区域为成矿有利区。提取的剩余重力坡度异常和磁坡度异常能够反映矿田深部有利成矿部位,对深部找矿具有指导作用。
音频大地电磁测深法与高精度磁法在铀矿田西部铀成矿有利远
作者:程纪星 谢国发 乔宝强  来源: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地球物理方法  地区  预测模式 
描述:通过对地区多年地球物理勘探成果的总结,从地球物理方法角度提出地区铀成矿有利远景预测模式,并通过预测模式的应用圈定了多处铀成矿有利远景地段,部分远景地段已被后续的钻探工作证实,并发现高品位工业
矿田林头-苔洲铀成矿地质特征及远景分析
作者:吉高萍 庞文静 成霖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地质特征  找矿远景  林头  苔洲 
描述:受砂岩层位控制,娄岭地区铀矿化与第一次火山旋回花岗斑岩的关系密切;通过对林头-苔洲地区工作程度的研究,发现苔洲地区受砂岩层位控制铀矿体,娄岭地区与铀矿化关系密切的第一火山旋回次花岗斑岩、沿火山岩层间离张构造充填的斑状花岗岩等多个成矿有利地段还没有进行较系统的工作,具有非常大的找矿远景.
淮矿水泥5000t/d熟料生产线项目建设优化分析
作者:张武举 邹伟斌  来源:四川水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5000t/d项目  优化分析 
描述:结合项目建设具体实践,从技术和管理角度阐述如何做到工程建设的综合优化,为项目顺利达标验收和系统稳定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尽管目前大规模的水泥生产线不再立项建设,但该文对现有企业在技术改造及生产管理方面仍具有现实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