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文学巨匠诞生的历史必然:评邹自振《汤显祖及其“梦”》
作者:许怀林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学家  自振  历史    明代晚期  徐光启  科学家 
描述: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临川县人,我国明代晚期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与同时代的徐光启、宋应星两位伟大的科学家相互辉映,在中国和世界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评《<寄簃文存>卷·考、释、学断》
作者:李光灿  来源:河北学刊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沈家本  虑囚  比部  王安石  沈氏  刑部  尚书  都官  出人罪  师古 
描述:崇绪之狱、宋檀偕之狱、宋阿云之狱。本卷较前三卷虽然涉及的方面广一些,但主要的仍然是关于刑法方面的论述。 现分别评述如下:
上海市政府令第八四号至第八七号:兹委任刘衡、张日杰、苏
作者:暂无 来源:上海市政府公报 年份:193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上海市政府令第八四号至第八七号:兹委任刘衡、张日杰、苏
戏曲传播的不均衡现象及其原因 以“临川梦”文本传播为研究
作者:王省民 辛禄高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临川  戏剧文本  牡丹亭  传播学  不均衡  刊刻  题跋  戏曲文献  评点  马太效应 
描述:中国戏剧史既是戏剧本身的发展演变史,也是戏剧文本在传播过程中不断被接受改造的历史。各个时期的文人通过对文本的刊刻、改编、评点等,与戏剧家之间建立起某种文化传递关系,即他们通过对
上海群英汇 “梦”载誉归 南昌大学捧回中国校园戏剧节三大奖
作者:孔爱民 张霞客  来源:大江周刊(生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昌大学  戏剧节  校园戏剧  临川  中国戏剧  牡丹亭  演出  艺术中心  上海市  大学生 
描述:优秀组织奖,南昌大学赣剧文化艺术中心年轻演员廖聪获得"校园戏剧之星"。
《临川梦》善本重版--兼与赵景深同志议暖红室二刻《牡丹亭》
作者:元亢 张励  来源:江苏戏剧 年份:198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临川梦》善本重版--兼与赵景深同志议暖红室二刻《牡丹亭》
开拓者之歌:记鹤岗市南山煤矿矿长陈奎祥
作者:孙敬秋  来源:龙江企管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煤炭工业  能源经济  企业家  生平事迹  鹤岗市南山煤矿 
描述:开拓者之歌:记鹤岗市南山煤矿矿长陈奎祥
沈璟的曲学成就-江苏古代戏曲家研究之
作者:俞为民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代戏曲  吏部  沈璟  世族  嘉靖  万历  官职  江苏吴江  戏曲理论  汤显祖 
描述:一、生平和著述 沈璟,字伯英,晚字聃和,号宁庵、词隐生。由于他做过吏部员外郎、光禄寺丞等官职,故时人又称他为沈吏部、沈光禄。江苏吴江人。生于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卒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沈璟出身于一个“代有显宦”的世族大家,他父亲沈侃
育人十载 梨园不老松——记著名琴师吴炳璋教授
作者:暂无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吴炳  北京有线电视台  中国戏曲  京剧唱腔  戏曲教育  演奏方法  教学工作  艺术表演团体  中国民族器乐  感到身体不适 
描述:育人十载梨园不老松———记著名琴师吴炳璋教授老九萌生写吴炳璋先生的念头,那是两年前的事。记得当时北京有线电视台正在播放《中国戏曲的音乐形态》,主讲人就是吴炳璋先生。他从京剧的乐器讲到京剧唱腔的板式
政协京昆室举行纪念汤显祖梦公期活动
作者:晓波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198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邯郸  北京昆曲  政协礼堂  纪念  海外华人社会  南柯记  牡丹亭  活动  游园 
描述:剧昆曲是我国古老的艺术,在海外华人社会中被认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