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报纸(566)
期刊文章(556)
图书(47)
学位论文(19)
会议论文(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1047)
地方文献 (101)
才乡教育 (16)
宗教集要 (15)
非遗保护 (8)
地方风物 (7)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3(43)
2012(83)
2011(84)
2010(93)
2007(45)
1993(7)
1982(4)
1974(1)
1957(3)
1933(3)
按来源分组
每日新报(14)
蚌埠日报(4)
扬子晚报(4)
中国铁道建筑报(2)
中国书画(2)
故宫书画集(2)
哲学与文化(1)
北京艺术(1)
宁波大众(1)
上海技术师范学院学报(1)
淑华主任医师治疗慢性泄泻经验撷英
作者:江山 陶淑华  来源:光明中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泄泻  中医药疗法  名医经验  淑华 
描述:淑华主任医师,近代江苏名医君仁之女,其父创"柔肝饮"方,在其父医学理论及临证经验基础上结合自身临床实践,擅长中医消化内科及妇科,本文整理其治疗慢性泄泻的临床资料,总结四种证型
淑春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的经验
作者:李海燕 陶淑春  来源:辽宁中医杂志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淑春  血小板减少紫癜  活血化瘀  老中医经验  中医药疗法 
描述:教授根据“干血内结,新血不生”的理论,采用通因通用之法则,祛瘀生新,益气养血之治法,辨证应用大黄Zhe虫丸,治疗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取得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
李瑞清、行知书法教育之比较
作者:刘凤山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行知  书法教育 
描述: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身处教育转型期的李瑞清、行知,大力提倡书法教育,并提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教育理念.由于二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在书法教育过程中,无论从学科设置到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受众的侧重点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澍应是开启中国近代史的杰出政治家
作者:夏剑钦  来源:书屋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近代史    林则徐  鸦片战争前夕  政治家  魏源  龚自珍  辛亥革命  政治事件  戊戌维新 
描述:后不着店,似乎历史上可以忽略或一笔带过的人物。究其原因,就在于澍既属古代史末期,又卒于鸦片战争前夕的1839年,这可说是以政治事件界定历史分期,给历史留下的一大遗憾,因为,它既对澍很不公平,又与
红军女团长淑良魂断祁连山始末
作者:本刊编辑部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人物周刊)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任吴朝祥。
李瑞清、行知书法教育之比较
作者:暂无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李瑞清  行知  书法教育 
描述:在中国近现代教育史上,身处教育转型期的李瑞清、行知,大力提倡书法教育,并提出适合时代需要的教育理念。由于二人的教育理念不同,在书法教育过程中,无论从学科设置到教育方法,还是教育受众的侧重点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
痴心不改志凌云:记昆剧青年演员铁斧
作者:王佩孚 墨林  来源:戏曲艺术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昆剧  上山下乡知识青年  安吉县  剧团  演员  群芳争艳  音乐教师  身在曹营心在汉  牡丹亭  清新优雅 
描述:稀记得当时富有戏剧性的一幕.铁斧到乡下插队落户的第二天,就从广播听到了让他到
艺苑奇珍《十咏》─—略论《张先十咏》的文献与艺术价值
作者:周笃文  来源:文学遗产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十咏  张先  南园  吴兴  文献价值  王安石  《石渠宝笈》  《全宋诗》  《清明上河图》  《元史》 
描述:艺苑奇珍《十咏》─—略论《张先十咏》的文献与艺术价值
因情梦,因梦戏:由《牡丹亭》浅析汤显祖的戏剧创作观
作者:刘康 赵义山  来源:兵团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汤显祖  《牡丹亭》  《牡丹亭》  主情  主情  借梦  借梦     
描述:品。一部《牡丹亭》不仅奠定了汤显祖在明清戏曲史上无人可比的地位,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汤显祖的戏剧创作理念。本文试以《牡丹亭》为例,论述汤显祖的戏剧创作观。
因情梦,因梦戏——青春版《牡丹亭》——青春版《牡丹亭》
作者:胡爽 朱虹 杨柳  来源:青春岁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梦幻  梦幻  虚拟  虚拟  写意空间  写意空间 
描述:空灵虚幻的审美原则是舞台美术创作的理念,是重要的舞台法则,舞台灵魂,借助当今信息传媒时代和高科技朝人性化发展趋势,回归传统文化找到属于中国的艺术精髓.通过梦文化和传统美学创作的关系体现中国艺术独特的"神韵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