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428)
报纸(554)
学位论文(105)
图书(94)
会议论文(48)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4070)
地方文献 (118)
文化溯源 (16)
宗教集要 (12)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2)
非遗保护 (1)
按年份分组
2014(243)
2013(185)
2011(220)
2006(204)
2005(124)
2004(127)
2003(125)
1996(93)
1994(91)
1987(70)
按来源分组
其它(201)
戏剧文学(39)
戏文(28)
文史知识(24)
古今谈(6)
岭南文史(2)
当代学生(2)
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1)
上海远东出版社(1)
《牡丹亭·写真》之精神分析
作者:刘信蔚  来源:黑龙江史志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汤显祖  杜丽娘  主体意识觉醒  精神分析 
描述:明代的《牡丹亭》被称为中国古典戏剧中的传世巨作。在作者汤显祖所处的时代,《牡丹亭》中追求人性解放与自由的思想具有极其先进而深远的意义,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十四齣《写真》中,杜丽娘的自我写真表现
杜丽娘的矛盾性格:情理的冲突与调和
作者:施彩云  来源: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矛盾性格  情与理 
描述:《牡丹亭》主人公杜丽娘被视为中国古代传统女性个性解放的代表。其实,在她的意识中,对情爱的追求和对礼教的坚持同时存在,正如她自己所说“鬼可虚情,人须实礼”。这种情与理的交叉与调和并不代表她是绝对反对传统礼教的。她的矛盾性格、情理的变化需要更为深入的理解。
“戏圣”的最后一幕
作者:马布衣 郑辛遥  来源:上海支部生活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深呼吸  汤显祖  纪念馆  主人 
描述:赴浙江遂昌,奔青山绿水而去。随主人一路走仙霞岭、南尖岩、神龙岩……无垠苍翠催你深呼吸,“大氧吧”名不虚传哩。入夜回城,被引入一座紧凑的古宅——噢,明代“戏圣”汤显祖在此当过五年县令,开笔《牡丹亭
非梦不足表其情,非梦不足达其意:释“梦”重论杜丽娘
作者:郭海鹰  来源:韶关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杜丽娘  人性  封建专制 
描述:通过以"梦"为重要手段塑造的杜丽娘艺术形象,是作者对于"情"的具有哲学意味的理解的具体表现,也是作者伟大和渺小相结合的思想特质的具体体现。
畅游瓦屋山
作者:彭姝  来源:小学生创新作文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瓦屋山  汤显祖  李白  吟诵  诗句 
描述:你参观、游览过哪些地方?请你学习例文(文略)围绕中心的写法,写一篇参观或游览记,题目自定。"瓦屋如云春作花……朝登北湖亭,遥望瓦屋山……"记得小时候,爸爸常常自豪地向我吟诵汤显祖、李白等大文
杜丽娘心态探析
作者:汤春华  来源:武汉教育学院学报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文艺心理学  人物形象塑造  心理描写  汤显祖  《牡丹亭》 
描述:汤显祖《牡丹亭》中杜丽娘的形象之所以具有激动人心的艺术力量,不仅由于作品反映了她至深至切地追求自由爱情的行动,更是由于从她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个时代青年女子的苦闷的内心世界。杜丽娘为情而生、为情而死
琢玉之功
作者:暂无 来源:江苏教育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石  教育学生  功效  比喻  成绩 
描述:明·汤显祖《肚丹率》第五出:“愚老慕承捧珠之爱,谬加琢玉之功。”雕琢玉石的功效。比喻教育学生所取得的成绩.
回到独立个体的自身存在:《牡丹亭还魂记》新论
作者:张福海  来源:戏剧艺术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还魂记》  戏剧评论  汤显祖  个体意识  主体性痛苦  人物形象塑造 
描述:面上探讨《牡丹亭》的思想性及其社会意义,而作为戏剧的即在
《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匡误一则
作者:罗争鸣  来源: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花间集》  总集  汤显祖  后蜀  集部  版本  书目 
描述:《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匡误一则
捕捉爱情神话的春影——青春版《牡丹亭》的诠释与整编
作者:张淑香  来源:福建艺术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还魂记》  传奇  爱情神话  表演艺术  思想感情  人物塑造 
描述:来,透过《牡丹亭》在西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