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7579)
报纸(1079)
图书(186)
学位论文(180)
会议论文(4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8889)
地方文献 (152)
才乡教育 (9)
宗教集要 (6)
非遗保护 (3)
地方风物 (3)
文化溯源 (2)
红色文化 (2)
按年份分组
2014(537)
2013(464)
2012(529)
2009(521)
2007(404)
2004(230)
2003(241)
1999(220)
1989(111)
1984(108)
按来源分组
名作欣赏(72)
语文月刊(35)
齐鲁学刊(15)
中国文化研究(11)
长城(8)
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6)
阅读与鉴赏(初中版)(6)
青春岁月(4)
天中学刊(4)
阅读与鉴赏(高中版)(3)
用当今视角重新审视《牡丹亭》中的陈
作者:杨昌盛  来源:语文教学研究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闺塾》  封建礼教  封建教育  汤显祖  戏曲家  杜丽娘 
描述:《牡丹亭》是明代戏曲家汤显祖的杰作,第七出戏名为《闺塾》,又叫《春香闹学》。这出戏描写了小姐杜丽娘、侍女春香初次在闺塾听塾师陈良授课的情景。围绕着教与学的矛盾展开剧情,表现了封建礼教与年轻人天性
中小学体育教学应是体育科研的前线
作者:周群力  来源:读写算(教师版 素质教育论坛)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小学体育  科研  现状  策略 
描述:练中的实际问题为中心,关注教学经验事实与理论的相容性,以学生的发展为核心,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提高教学水平为根本的体育研究活动。应当成为体育科研的前线。
风卷红旗过大关——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
作者:回俊才  来源:政工学刊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风卷红旗过大关——毛泽东《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赏析
吊古怀今 思深寄远——洪异诗《钱塘秋感》赏析
作者:苏永莉  来源:古典文学知识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长生殿》  瑰丽  王士祯  《随园诗话》  戏曲家  《牡丹亭》  诗人  太子  王妃  文学造诣 
描述:云:“钱塘洪防思昇,……人但知其《长生》曲本,与《牡丹亭》并传,而不知其诗才在汤若士之上”,并以“逼真少陵”、“俱足千古”称誉其诗,朱廷鋐更以“风流直压李青莲”(《赠洪防思》)句相赠,其文学造诣可见一斑。
中岳风流去人未远:李瑞清书法赏析
作者:陈荣生  来源:中国书画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法  艺术评论  汉字  现代 
描述:中岳风流去人未远:李瑞清书法赏析
执鞭从后亦奋蹄:林景熙《鞍山斋记》赏析
作者:方建荣 陈晓晔  来源:电大教学 年份:200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林景熙  山斋  马鞍山  形象物  爱国主义传统  诗歌创作  实用文体  宋元之际  杂记文  《周礼正义》 
描述:以《鞍山斋记》为胜。全文如下:山于天地间为物峙。或盘如龙,或踞如虎,或仪如凤,或曳如龟,或巾而峨,或笔而锐,或笥而方,或盍,或旗,或旗,或印,形象物而名随之。昆阳滨海而县,诸峰自西南来,气势横逸,若万马之奔。距郭近一峰特耸,若勒回马首而顾其群,其旁起中伏,若马背负鞍,故名“马鞍山”。春时杖屦西郊,见云雾吞吐,花木纷披,宛然紫茸翠毛之饰,晃眩吾目。
纡徐而不烦 简奥而不晦——曾巩《墨池记》赏析
作者:吴应鏻  来源:语文教学阵地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纡徐而不烦 简奥而不晦——曾巩《墨池记》赏析
时间的艺术 风俗的画卷——刘绍棠新作《黄花闺女池塘》赏析
作者:刘荣林  来源:写作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时间的艺术 风俗的画卷——刘绍棠新作《黄花闺女池塘》赏析
醉笔纪游 意在言外——俞国宝《风人松》赏析
作者:周蒙  来源:语言文学 年份:198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醉笔纪游 意在言外——俞国宝《风人松》赏析
情致缠绵 音调谐婉--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
作者:徐应佩 周溶泉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198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情致缠绵 音调谐婉--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