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287)
报纸(628)
学位论文(117)
图书(98)
会议论文(52)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729)
地方文献 (402)
非遗保护 (23)
文化溯源 (14)
才乡教育 (7)
地方风物 (3)
红色文化 (2)
宗教集要 (2)
按年份分组
2012(315)
2011(220)
2010(295)
2009(241)
2007(209)
2006(202)
2003(109)
2002(89)
1997(91)
1977(1)
按来源分组
其它(219)
戏剧艺术(61)
抚州师专学报(46)
艺海(13)
戏剧之家(上半月)(5)
龙岩学院学报(2)
江西高校出版社(2)
台湾学生书局(1)
常州师范专科学校学报(1)
商品与质量(科教与法)(1)
两曾为情还魂的旷世杰作-汤显祖《牡丹亭》与格鲁克《奥菲欧与
作者:池洁  来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牡丹亭》  格鲁克  《奥菲欧与尤丽狄茜》  戏曲  歌剧  文学  音乐  比较研究  主题思想  情节 
描述:尤丽狄茜》作一番比较研究,从作品产生的时代及主题思想,戏剧情节,艺术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等三方面作出比较分析,进而指出中国戏曲与西方歌剧的共通之处与不同特点,藉此为中西文化的比较研究提供了一个视角。
汤显祖怎样给杜丽娘以艺术生命——《惊梦》《寻梦》的人物塑造
作者:王一纲  来源:齐鲁学刊 年份:197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杜丽娘  汤显祖  冯梦龙  人物塑造  寻梦  牡丹亭  艺术技巧  人物性格  封建礼教  思想性格 
描述:但是,她毕竟只有二八年华,阅世不深。因此,当她捧了酒肴向双亲效“千春之祝”时,开口即唱“娇婴欲语,眼见春如许”!道出了她对春光的真实感受。茅元仪批云:“开卷便见情语”,可谓一语破的。这种少女情语是同封建道学家的“收其放心”,“去人欲、
艺术资讯
作者:暂无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资讯  艺术  中山纪念堂  慈善机构  紫钗记  剧团  公益金  演出 
描述:香港鸣芝声剧团《新紫钗记》与《帝女花》 时间:2010.7.5-2010.7.6 地点:广州中山纪念堂 鸣芝声剧团于1990年成立,是一个拥有85位团员之大型粤剧团,每年平均演出100多天。曾为多个慈善机构如公益金、保良局及东华三院等筹款活动义演,并经常于港九新界多个表演场地作公开演出。
问的艺术
作者:林从龙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陶渊明  王安石  语言  故乡  王维  北山  子思  艺术  杂诗  应知 
描述:尚康强。死狐正首丘,游子思故乡。嗟我行老矣,坟墓安可忘!唐代的王维写过三首《杂诗》,其第二首云;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 这三首诗都是通过故乡来人问故乡的事,表达了思念和关切家乡的真挚感情。陶渊明独爱象征隐逸孤高的菊花,所以问“今生几丛
从南丰傩舞看民间传统傩面具的创作
作者:曾群浪 王春阳 李雪萍  来源:电影评介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南丰  傩面具  创作 
描述:南丰傩面具角色众多,数量庞大,本文从创作和制作的角度分析南丰傩面具的特点和规律。
从“倚俪淡澹,切迭稽诣”看汤显祖在散文创作方面对蒋士铨的影响
作者:李逃生  来源:西江月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散文创作  汤显祖  蒋士铨  影响 
描述:汤显祖与蒋士铨都同是明清戏曲史上的名家。众所周知,蒋氏在生平际遇、人品气节上与汤氏相若,在戏曲创作方面明显受其影响。但其实在戏曲创作之外,蒋氏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汤显祖的影响。
明代嘉靖、万历时期文人的创作心态:以徐渭与汤显祖为例
作者:刘玉群  来源:网友世界(云教育)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徐渭  汤显祖  文人创作心态 
描述:不同的个性气质可以使作家建立起不同的情感反应机制,不同作家的早期经历和个体人格发展情况必然要制约他们以后的心理结构和情绪倾向,不同的人格形态也会以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影响作家的创作心境。
共攀桃李出精神:《紫箫记》述评
作者:黄仕忠 陈旭耀  来源:闽江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汤显祖  思想  艺术 
描述:明代戏剧家汤显祖的传奇处女作《紫箫记》是一部未完成的作品,虽然该剧还不是一部成熟之作,但其思想与艺术也不乏可圈可点之处,从中已经可以看出剧作家的才华。因此,要全面认识并评价汤显祖剧作的成就,还必须
戏曲之况味
作者:颜湘君  来源:书屋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戏曲  人生  白先勇  刘希夷  牡丹亭  昆曲  故事  无限  少年  唱腔 
描述:依依呀呀的唱腔中,原有着无限的韵致和深情,待得有了一定生活阅历,看过了人事沧桑,方能解得其中几许况味。
从《紫箫记》到《紫钗记》看汤显祖创作思想的变化
作者:王羽  来源:哈尔滨学院学报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紫箫记》  《紫箫记》  《紫钗记》  《紫钗记》  创作思想  创作思想  汤显祖  汤显祖 
描述:汤显祖不到30岁时,曾根据《霍小玉传》作《紫箫记》,但未成,十年之后,汤显祖在南京身居闲职,又作《紫钗记》。时隔十年的两部作品相比较,彰显了汤显祖的文学创作在审美原则、创作手段、艺术语言上所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