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谈赣剧《牡丹亭》的改编与启示
-
作者:邹荣学 来源:戏剧丛刊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改编 演出形式 古典戏曲 汤显祖 艺术性 思想性 地方戏
-
描述:汤显祖的<牡丹亭>以其深刻的思想性和杰出的艺术性在今天已成为享誉世界的名著.<牡丹亭>自诞生以来,围绕着<牡丹亭)的改编与演出的活动一直绵延不绝.除了昆曲是<牡丹亭>的主要改编与演出形式外,<牡丹亭
-
《牡丹亭》曲意诸家说
-
作者:沈达人 来源:中国戏剧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艺术形象 思想内涵 《邯郸》 戏剧家 汤显祖 潘之恒 杜丽娘
-
描述:什么是曲意?我以为是指一出戏通过它的一系列艺术形象——尤其是主要艺术形象所表达的或深或浅的思想内涵。关于《牡丹亭》的曲意,汤显祖本人已有提示,作者在《牡丹亭·题词》中就说过:
-
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已之爱的诠释
-
作者:冯文楼 来源:贵州文史丛刊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聊斋志异》 心头肉 弗洛姆 爱情观 社会转型时期 表现形式 《长生殿》 中译本 《红楼梦》
-
描述:爱:报答、付出与回应──《连城》知已之爱的诠释
-
如何处理教材中的爱情诗文
-
作者:蒋方才 郑启发 来源:语文教学与研究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爱情诗 处理教材 爱情观 《边城》 《罗密欧与朱丽叶》 新编高中语文教材 板起面孔 《再别康桥》 《牡丹亭》 《荷塘月色》
-
描述:如何处理教材中的爱情诗文
-
此情绵绵无绝期
-
作者:彭奇志 来源:上海戏剧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代表作品 情感世界 《长生殿》 文本意义 理想爱情 中国人 爱情观
-
描述:和现实归宿的美好期待和愿望。[第一段]
-
词的理趣
-
作者:张其煌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理趣 生活哲理 人生哲理 苏轼 源于生活 蕴含 爱情观 春风 自然界 晏殊
-
描述:词的理趣
-
论刘绍棠小说的人物塑造
-
作者:周恩珍 杨九俊 来源:当代作家评论 年份:198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人物塑造 人物形象 人物性格 性格语言 爱情观 刘绍棠 作品 传奇色彩 人物语言 人性
-
描述:精神。“月下佬”在这两类人物之间撒下了根根红丝,“剪不断,理还乱”,于是生出种种瓜葛和变故。第三类人物是乡亲们中的父老辈,憨厚,朴实,豪侠,爽朗。从爱情纠葛的角度看,这老一辈常常是“保护神”——成
-
王衡和他的杂剧-汤显祖同时代的曲家论之一
-
作者:徐朔方 来源:艺术百家 年份:198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昆山腔 杂剧 宜黄腔 太仓县 江苏省 南戏 南曲 魏良辅 海盐腔
-
描述:的相异之处看来可说形同水火,差异极大;但它们都是南曲,很多曲牌彼此相同,只是各有自己
-
气机:在情与梦游的畸人灵性背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与理学文
-
作者:韩经太 来源: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文学思想 理学文化 唯情论 泰州学派 “梦” 玉茗堂四梦 畸人 王守仁 “理”
-
描述:气机:在情与梦游的畸人灵性背后──汤显祖的文学思想与理学文化的嬗变势态韩经太本文论题的确立,多少受到一些现实感受的激发──弥漫在大众化传播媒介里的泛化得不能再泛化的物欲情感,显然已推涌出现时代的“唯
-
汤显祖“乱点”鸳鸯谱 谢天香巧改《定风波》
-
作者:王祥初 来源:科学与文化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柳永 元杂剧 齐微韵 创作 妓女 宋仁宗 三变 可可 宋词
-
描述:恋妓女谢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