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吴宏武:一位信仰者的商之旅——北京古玩城“鼎皇”老板侧记
作者:程远 刘冠龙  来源:中国市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古玩  北京  信仰  侧记  老板  白玉  爱好 
描述:从北京大学教育学硕士到玉器鉴赏家,从海归到中国白玉研究会秘书长的身份转化,不仅凸显了吴宏武与其他艺术品商人的不同,更加剧了人们对他所经营的艺术品生意的好奇。
翻译心理学研究的新收获:刘绍《翻译心理学》评介
作者:刘金龙  来源:民族翻译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翻译心理学  翻译理解  翻译研究模式  翻译过程  心理学研究  科学研究方法  翻译学  翻译理论研究  过程研究  心理过程 
描述::"中外翻译研究过去主要注重结果,大部分文章和著作讨论的都是译文和原文的关系问题,很少有人关注翻译过程问题,就是涉及这个问题,也只是作为一种现象谈谈,而不是当作一个重要理论问题来研究。"事实上,翻译理论研究必须包括翻译过
工艺大师黄松坚原作《之尊者》拍出百万天价
作者:暂无 来源:陶瓷科学与艺术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松  黄松  陶瓷艺术品  陶瓷艺术品  工艺  工艺  拍卖会  拍卖会  陶艺品  陶艺品  人民币  人民币  广东  广东  价格  价格 
描述:由广东著名陶瓷艺术品技师黄松坚制作的陶艺品之尊者,近日在中国保利拍卖行广州分行冬季陶艺珍品拍卖会上以100万元人民币的价格被一买家购得。这一价格是广东石湾传统陶瓷艺术品拍卖所历来拍卖的最高价。
中国慈善事业特别贡献奖刘沧:慈善应是我们每个人一生中最主
作者:暂无 来源:赤子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慈善事业  20世纪80年代  价值  个人  中国  乡镇企业  企业经营  创业者 
描述:诚信与慈善紧密相连 1979年,靠着当初借来的500元钱,开矿山、办丁厂,使他在20世纪80年代成为什邡市最早一批创业者。那时候,乡镇企业遍地开花,“村村点火,乡乡冒烟”,很多企业经营不善迅速垮掉,借来的钱自然就还不上了。
“玉茗后劲”之传灯篇:论流人程煐及其昆剧《沙剑》的流派归属
作者:雷茗  来源:剧作家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汤显祖  玉茗堂派    牡丹亭  流派  昆曲  黑龙江  昆剧  戏曲评点  吴炳 
描述:民国时编纂的《黑龙江志稿》竟下了"今佚"这样的断言。如果它在"反右"、"文革"等政治
中国词学学的奠基人:民国四大词人之三:榆生(二)
作者:施议对  来源:文史知识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汪精卫  朱祖谋  国民政府  词学  夏承焘  民国  南京  汪伪政权  立法委员  王安石 
描述:(二)斜阳烟柳,惆怅凭栏A君:正如你在上文所说,榆生毕生功业的成与败,除了能"忍"或不能"忍"以外,幕前的三位男人——朱祖谋、汪精卫和毛泽东,其影
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词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榆生
作者:曹旅宁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词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榆生
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词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榆生
作者:曹旅宁  来源:中国典籍与文化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叶恭绰的李后主去世一千年纪事词墨迹―兼谈黄永年先生与榆生
《牡丹亭》中最良的形象分析
作者:杨爱华  来源:东西南北·教育观察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最良  最良  《牡丹亭》  《牡丹亭》  科举制度  科举制度  形象  形象 
描述:最良是<牡丹亭>中一个贯穿剧本的次要人物,大多数人认识他是从高中语文课<闺塾>开始的.教参将其定位为一个反面形象,但<闺塾>中的最良不等于<牡丹亭>中的最良.他是汤显祖着力塑造的一个科举制度
重要的配角:《牡丹亭》中的最良刍议
作者:王文娟  来源: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最良  最良  矛盾  矛盾 
描述:最良作为《牡丹亭》中的配角,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人说他迂腐可笑,有人说他腐儒不腐。他是矛盾的制造者,也是矛盾的化解者,更是作者塑造人物形象时不可缺失的一个人物。本文拟从他的个人经历、对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