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青苗法研究
作者:顾全芳  来源: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年份:199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青苗法  王安石变法  常平仓  司马光  高利贷  利息  抑兼并  熙宁  宋神宗  农民 
描述:观点的不同看法,目的是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坚持双百方针,发展学术,提倡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的学风。
六艺研究
作者:刘奉光  来源:青海师专学报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孔子  《尚书》  《周礼  《史记·殷本纪》  《九章算术》  《礼记·乐记》  运筹学  《易》  靡靡之乐  《说文解字·序》 
描述:六艺首见于《周礼·地官·大司徒》:大司徒之职……以乡三物教万民而宾兴之:一曰六德,智仁圣义忠和;二曰六行,孝友睦姻任恤;三曰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孔子以六艺为教学科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六艺又是...
评孙奇逢“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
作者:李之鉴  来源:中州学刊 年份:199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易》  孙奇逢  《读易大旨》  “天人合一”思想  实践意义  王安石  自然之变  客体世界  六十四卦  主体认识 
描述:评孙奇逢“天人合一”思想的实践意义──读《读易大旨》札记李之鉴(河南师范大学)孙奇逢(1585—1675)字启泰,又字钟元,河北容城人。明亡之后的第七年即清顺治七年(1650),携妻将子,四十余口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游褒禅山记》的重要思想与陈国宇
作者:桑文彬  来源: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游褒禅山记》  重要思想  老师  陈国  《现代语文》  中学语文教师  成功因素  王安石 
描述:个中学语文教师,我多次教此文,
拆了门槛便无内无外:在政治、思想与社会史之间:读余英时先生
作者:葛兆光  来源:书城杂志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余英时  朱熹  士大夫  王安石  历史世界  哲学史家  政治史  理学家  刘述先  宋代理学 
描述:在哲学史或思想史研究中,朱熹从来都是一个中心人物,钱穆、陈荣捷、狄百瑞等前辈学者之外,刘述先、张立文、金舂峰、陈来和束景南等当代学人也有相当精细的研究,从生平到交往,从思想到文献,几乎没有一处不被
张横渠礼学思想的基本特征及其对朝鲜曹南冥学派的影响
作者:林乐昌  来源:中国哲学史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礼学思想  曹南冥  学派  朝鲜  中国历史  司马光  王安石  学者 
描述:皆甚高,而张载(字子厚,学者称横渠先生,1020~1077)对礼学尤其重视,著有《横渠张氏祭礼》、《冠婚丧祭礼》、
“道通为一”与庄学的“新意” 王雱与荆公新学的庄学思想特色
作者:尚杜元  来源:中国道教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荆公新学  庄学史  “道通为一”  思想特色  新意  王雱  王安石  庄子 
描述:在北宋庄学的视野中,荆公新学的庄子注及庄子义解都是十分重要的思想文献,其中保存最完整、在庄学史上最受称道的就是王安石之子王雾(字元泽)所作的《南华真经新传》,
王安石江宁讲学考述
作者:刘成国  来源:中华文史论丛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讲学  考述  江宁  《宋元学案》  宋代儒学  不绝如缕  社会精英  文化培养  学术界  多样性  私人  朱熹  宋学  义理 
描述:焉不详。因此本文不惮烦琐,略加考述。
略析王安石有关《〈洪范〉传》的文章系年——以《续资治通鉴长
作者:寿涌  来源:开封大学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续资治通鉴长编》  王安石  《〈洪范〉传》  系年 
描述:年谱考略》,还有近年李之亮的《王荆公文集笺注》.以《续资治通鉴长编》为依据,就这三本著作涉及的有关系年加以辨析,可以断定:《〈洪范〉传》的初稿完成于治平年间,定稿完成于熙宁三年.
探究创新能力的禁锢——浅议王安石改革科举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作者:孙琳  来源: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科举考试  创新 
描述:北宋王安石对科举考试的形式内容进行了一系列重大改革,使儒学对科举全面统治,深深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并对后世的科举及现代的高等教育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代要求我们必须坚持民主性、自主性和创新性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