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3018)
报纸(712)
图书(106)
学位论文(91)
会议论文(40)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3632)
地方文献 (291)
文化溯源 (14)
地方风物 (13)
非遗保护 (8)
宗教集要 (4)
红色文化 (3)
才乡教育 (2)
按年份分组
2012(285)
2007(203)
2003(104)
2002(86)
2000(105)
1989(40)
1985(42)
1966(1)
1963(5)
1961(11)
按来源分组
其它(189)
戏剧艺术(56)
抚州师专学报(45)
文汇报(10)
文学评论(7)
剑南文学(经典教苑)(3)
江西高校出版社(2)
红旗(1)
养生保健指南(中老年健康)(1)
沧桑(1)
是黑白的颜色——第八章 强者无敌?忍者无敌?
作者:萧萧风  来源:棋艺(围棋版)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马铃薯  日本  摩托车  王安石  韩国  金弹子  “愤怒出诗人”  心理素质  “美女作家”  高职称 
描述:的财富,请赐予我粪土一样的‘名人’头衔!”
梦中梦醒忧多少:晏几道与苏轼词之比较
作者:梁婷婷  来源:剑南文学:经典阅读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苏轼    比较 
描述:在宋代,晏几道和苏轼都有大量关于的词作。然而晏几道多写“梦中之词”,描写梦境。而苏轼多写“梦醒之词”,发出梦醒感慨。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两人思想有所不同。文学这种长盛不衰的局面也使得文学
中国式开放:李浩杰的F1赛艇
作者:张学英  来源:今日中国(中文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改革开放  中国式  赛艇  “南方谈话”  邓小平 
描述:1992年邓小平南下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视察,发表了著名的“南方谈话”——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至情至性晏几道:以《临江仙》“后楼台高锁”为个案
作者:马雪艳  来源: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至情至性  痴情  晏几道  歌女 
描述:以《临江仙》"后楼台高锁"为例,分析了晏几道这种至情至性的情感形象。并以两个角度作为切入点:晏词打破了传统词作人物形象泛化的格局,使思慕的对象更加明确具体;作品运用、酒、月等多种意象表现
陈郁升:台商二代筑东莞
作者:刘东萍  来源:台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东莞  东莞  台商  台商  车辆  车辆  大陆  大陆  土地  土地  商机  商机 
描述:2003年8月,来自台湾的陈郁升独自站在东莞街头,看着林立的厂房,来往的车辆,心情十分低落。他甚至有点埋怨父亲,为什么让他来大陆?然而3年后,他却爱上这片充满商机的土地,也在东莞成功开拓了自己的事业。
宋玉赋对诗词赋中纪意象的启发与影响
作者:苏慧霜  来源:艺海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宋玉  高唐赋  巫山神女  梦境  杜甫  神女赋  游仙  地理标记  朝云  晏几道 
描述:一、讽谏与抒情:启示汉唐赋中的梦游仙赋辞赋文学中的游仙赋,见于屈原《九章·惜颂》:"昔余登天兮,魂中道而无杭。"屈原魂登天,踽踽独行,独白的叙述,完全第一人称的叙述笔法,叙情怨而志意深;宋玉
浅论晏几道词分类及其意象内蕴
作者:杜慧芳  来源:商情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晏几道    意象 
描述:晏几道的《小山词》中词约占四分之一,根据“”自入词以来的分类,可分为自,她喻。“”意象是他个性化的表现存在形态,也是他表现情感体验的方式。“”意象寄寓着词人对真挚情感的向往和追求。
制琴与铸舰:父亲司徒傅权的强国
作者:司徒志文  来源:档案春秋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描述:时酷爱广东音乐,对吹、拉、弹、唱都有所涉猎,很早就学会拉二胡,弹三弦,敲扬琴,吹箫、笛等民族乐器,哼吟粤曲唱段,亦谙京剧,十几岁时,还跟上海徐家汇教堂传教士学过小提琴,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接触小提琴和西乐的人.
从《风流》眉批看其《牡丹亭》底本及曲律问题
作者:霍建瑜  来源: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风流  《风流  眉批  眉批  《牡丹亭》  《牡丹亭》  底本  底本  曲律  曲律 
描述:本,而经过考查却恰恰相反,是冯本参考采纳了当时的演出本.<牡丹亭>演出本,基本上仍是沿用了汤显祖原创曲词,这说明沈璟等戏曲家强调的<牡丹亭>不合律,并非实际上的难以演唱,而由是否合律所引起的汤沈之争
冷遇的宿命:论《牡丹亭》中柳梅形象
作者:田雯  来源:名作欣赏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牡丹亭》  《牡丹亭》      创作思想  创作思想  接受与传播  接受与传播 
描述:《牡丹亭》里柳梅这一形象虽然承担着爱情男主人公的角色,但是对他的研究却甚少,并且存在诸多非议,较之于杜丽娘在戏曲史和文学史的地位相差甚远。本文试图从汤显祖的创作思想与《牡丹亭》的接受和传播这两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