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结果相关分组
按文献类别分组
期刊文章(2132)
报纸(893)
学位论文(551)
图书(137)
会议论文(127)
按栏目分组
历史名人 (2198)
地方风物 (1164)
地方文献 (173)
宗教集要 (159)
非遗保护 (63)
才乡教育 (44)
红色文化 (25)
文化溯源 (14)
按年份分组
2013(279)
2012(336)
2009(182)
2005(121)
2003(72)
2001(63)
1999(72)
1992(38)
1988(37)
1982(28)
按来源分组
其它(742)
地质论评(11)
矿物学报(10)
高校地质学报(8)
岩石学报(8)
现代地质(4)
中国矿物岩石地球化学学会(4)
地质出版社(4)
中国地质(2)
西北地质(1)
铀矿田山南矿区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作者:邵飞 许健俊 何晓梅 何丹丹 刘春月  来源: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REE  REE  铀矿床  铀矿床  成矿物质来源  成矿物质来源  铀成矿作用  铀成矿作用  山南矿区  山南矿区 
描述:物。火山岩系围岩及矿石Eu亏损明显,结合稀土组分比值特征、矿石轻、中、重稀土三角图解和LREE/HREE-(Eu/∑REE)×100图解特征,表明火山岩浆在通向地表途中受到高度分馏结晶作用,U
盆地中部综合地球物理特征及深部找矿认识
作者:吉高萍 曹寿孙 庞文静 龚晓春  来源:世界核地质科学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盆地中部      电地球物理场  内环构造  成矿条件 
描述:通过对山火山岩盆地开展重力、磁法和电法等综合地球物理工作,结合山火山岩盆地地质背景,着重分析了盆地中部重力、磁场和电场等地球物理特征火山管道西侧SN向构造、北侧EW向构造特征及成矿条件,认为
访曾巩读书
作者:许小轩  来源:审计与理财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曾巩  江西  南丰人  文学家  人物介绍 
描述:访曾巩读书
江西东乡-中生代S型火山岩带的...
作者:王德滋 刘昌实  来源:科学通报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S型  S型  火山岩  火山岩  石榴子石  石榴子石  Nd同位素  Nd同位素 
描述:江西东乡-中生代S型火山岩带的...
江西碎斑熔岩成因和钾长石亚显微结构
作者:刘昌实 薛纪越 张根娣 沈渭洲 陈繁荣 张富生  来源:岩石矿物学杂志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碎斑熔岩  碎斑熔岩  钾长石有序度  钾长石有序度  亚显微结构  亚显微结构 
描述:nm;出溶的宽钠长石页片由无应力离溶作用形成,页片宽50—200nm。结果表明,碎斑熔岩是在火山环境下形成,而不是在深成环境下形成。
江西铀矿田遥感影像呈现的新构造运动及其意义
作者:张万良 刘德长 李子颖 张静波  来源:国土资源遥感 年份:2005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性遥感  性遥感  NE向线性构造  NE向线性构造  差异升降  差异升降  矿田  矿田 
描述:的影像区,南东影像区剥蚀程度较大,北西影像区更适合找矿。
江西铀矿田热液蚀变与铀矿化
作者:周佐民  来源:湖南农机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田  铀矿田  热液蚀变  热液蚀变  铀矿化  铀矿化 
描述:矿田是我国目前最大的火山岩型铀矿田,也是国内目前主要的铀矿产地之一。文章在收集总结前人研究资料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勘察和分析总结,探讨了矿区围岩蚀变与矿化的关系,对指导铀矿田的找矿勘查提供
江西构造—岩浆演化与富大铀矿形成
作者:邱爱金  来源:地质论评 年份:199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江西  江西  构造—岩浆演化  构造—岩浆演化  富大铀矿形成  富大铀矿形成 
描述:本文从华南最著名的赣杭构造火山岩成矿带南西段的研究入手,论述了德兴—遂川NE向大断裂经历了"剪切走滑—伸展拉张—挤压逆冲"3个阶段演化。研究表明上述构造演化三步曲对构造—火山岩浆活动及铀成矿起着
江西铀矿田成矿有利因素分析
作者:李建峰 周万蓬 张德志  来源:广东化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铀矿  成矿因素 
描述:文章在阐述铀矿田区域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通过分析矿源层、蚀变特征、热液、构造与成矿作用之间的关系,认为矿田铀成矿是在多种成矿有利条件下共同作用的结果.区域富铀地层为铀成矿准备了物质基础;区域蚀
江西铀矿田邹—石断裂新解
作者:张万良  来源:资源调查与环境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邹—石断裂  铀矿田  新构造活动  矿后构造 
描述:、构造透镜和断层泥,以脆性变形为主,温热水与之关系密切,故认为,邹—石断裂具有新构造活动的踪迹,可能形成于新近纪—第四纪,属矿后构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