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斋雅名拾趣
-
作者:薛思孝 来源:山西老年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书斋 雅名 冯友兰 梁启超 黄遵宪 刘绍棠 高洪波 沈从文 现代文人 贾平凹
-
描述:书斋雅名拾趣
-
读书信 学历史
-
作者:杨富丁 来源:新高考:政治历史地理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戊戌变法 书信 毛泽东 梁启超 王安石变法 宋庆龄 周恩来 改革措施 张学良 材料
-
描述:历史上许多载入史册的著名书信,是研究历史的重要资料。慎重地从书信中汲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不仅可以丰富命题资源、扩大命题材料的范围、开阔命题素材的视野、增强试题的新颖性和趣味性,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笔者搜集了近六年来运用书信题材命制的一些高考真题,
-
必考素材之“历史风云” 一类文必备素材
-
作者:张松涛 来源:课堂内外创新作文(高中版)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历史风云 楚庄王 梁启超 武侠小说 晏殊 中国历史 曾国藩 皇帝 梅兰芳 家庭教育
-
描述:此,拓展视野,发掘新鲜的历史风云类素材迫在眉睫。天道酬勤曾国藩是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人物之一,但他小时候的天赋却不高。有一天在家读书,有一篇文章已经重复不知道多少遍了,他却还在朗读,还没有背下来。原本他家来了一个碱,潜伏在屋檐
-
安得文武双全法 寻找失落的全才培养之道
-
作者:宇玄 来源:东方养生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陆九渊 孔子 中华文明 梁启超 道精神 武德 武士道 身体素质 民族 崇文
-
描述:民族对文化获得重新认知。
-
谭嗣同之死
-
作者:王重旭 来源:杂文选刊(上旬版)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谭嗣同 光绪皇帝 梁启超 王安石变法 变革 富国强兵 清王朝 统治者 失败 流血
-
描述:6月11日是一个不寻常的日子,一百多年前,大清光绪皇帝在这一天颁布《定国是诏》。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满清王朝,尽管风雨飘摇,但它还是希望通过这一次变革,革除痼疾,富国强兵,让一个古老的
-
《王应麟著作集成》总序
-
作者:傅璇琮 来源:燕赵学术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应麟 学术著作 集成 学术文化 经世致用 优秀传统文化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地理 急就篇 梁启超
-
描述:先导"。《宋史》卷四十八王应麟本传,详细著录其著作之书名、卷数,共二十三种,
-
中国节育思想溯源
-
作者:万安培 来源:人口研究杂志 年份:198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梁启超 二十世纪初 历史资料 思想 多偏差 发展过程 晚婚 生育观念 社会 《周礼》
-
描述: 中国节育思想源远流长。但社会上对中国节育思想的认识至今仍存在颇多偏差,如认为中国节育思想的萌生晚于西方,认为迟至二十世纪初湖南陈范才第一次提出节育,认为是梁启超最早提倡晚婚,等等。笔者凭借较详实
-
近代中国人认同西学的思想轨迹
-
作者:马克锋 来源: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年份:199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西学中源说 中西文化 梁启超 思想轨迹 传统文化与现代化 周礼 西方文化 文化认知 墨子 新文化
-
描述:从文化认知的角度考察,我认为,近人对西方文化的认识,大致经历了这样三个层次和阶段:还原的方式,即西学中源说;沟通的方式,即中西相合说;比较的方式,即文化差异说。这三种方式交叉递进,有一个比较清晰的发展过程,代表了近百年来反思中学、认同西学的思想轨迹。所谓还原的方式,就是说中西文化同源
-
杨朝亮著《李绂与〈陆子学谱〉》评介
-
作者:袁林 来源:中国史研究动态 年份:200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评介 子学 李绂 学术特征 今文经学 内在张力 章太炎 梁启超 学术史
-
描述:陆王学的研究,就是一个亟需充实的薄弱环节。
-
积理而练其识 反躬以践其实——摭论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
-
作者:张曙若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199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语文自学能力 语文教学 培养学生 叶圣陶 学习者 语文教育 引导学生 梁启超 陆九渊 自能作文
-
描述:之成功.”又认为.“个人有自学的能力和习惯,将一辈子读书,一辈子受用。”(《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以,我们应该抱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切实抓好. 语文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语文知识、能力和其它智能去有效地获取语文新知的能力。这种能力不仅是学生学好语文的基本因素,也是发展各学科自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