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钱钟书《宋诗选注》发微
-
作者:李裕民 来源:社会科学评论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钱钟书 王安石 形象思维 士大夫 宋诗 梁山泊 宋代 苏辙 宋江 苏轼
-
描述:案头,有空经常翻阅。翻多了,渐渐发现其中有作者难言的苦衷,也有他自己未必看得清的缺陷。一、钱钟书选注宋诗的苦衷1988年钱钟书为香...
-
《周礼•考工记》乐钟部件系统
-
作者:李亚明 来源:文资学报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考工记 乐钟 部件系统
-
描述:《周禮‧考工記》(以下簡稱《考工記》)是迄今所見中國最早的手工業技術文獻,其《鳧氏》篇是中國最早的樂器聲學理論記載。本文在全面整理《考工記》樂鐘部件的基礎上,概括《考工記》樂鐘部件系統的層次性、關聯性、有序性三大特徵,提出《考工記》樂鐘部件之間具有縱向、上下和橫向的結構關聯,由此形成部件立體網絡。
-
阳明传心,青原梵钟逐贤音
-
作者:李海燕 许小轩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阳明 王守仁 理学思想 净居寺 江西 儒家经学 陆九渊 会讲 邹元标 会馆
-
描述:仁(儒家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则在年轻时曾向娄谅学习,应属吴与弼的再传弟子。但王阳明在学术上走的路子开始也与宋代理学家们相同,先由道家和佛家的一般学理入手,而且努力参禅静坐,并颇有成效,使他退而反求儒家经学能够别有深入之处。尤其他在仕途上与宦官刘谨结怨被贬贵州龙
-
终于如愿:记吴炳让回国拜见钟南山院士
-
作者:暂无 来源:文楼乡音 年份:200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终于如愿:记吴炳让回国拜见钟南山院士
-
从钱钟书评点看王安石诗歌“袭故”的得与失
-
作者:郭艳丽 来源:大庆师范学院学报 年份:2014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唐宋八大家 王安石 袭故 钱钟书 诗歌评点 “以才学为诗” 点铁成金
-
描述:袭故”之作存在优劣之分。如何评价他的“袭故”之举及其作品的优劣,不仅影响我们对宋诗的认识与理解,在当下也具有深刻的时代意义。
-
诗书画印:旧金山梁鼎文、海兵、李节、李浩、吴云纵、陈肇汉、
-
作者:暂无 来源:珠海乡音 年份:1996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
描述:诗书画印:旧金山梁鼎文、海兵、李节、李浩、吴云纵、陈肇汉、
-
罗会武的“神人”生活
-
作者:许小轩 黄福平 来源:江西画报 年份:201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 非物质文化 南丰 南丰 面具 面具 祭祀仪式 祭祀仪式 永乐年间 永乐年间 国家级 国家级 表演 表演 江西 江西 文化艺术 文化艺术 技艺 技艺
-
描述:傩舞是古代"傩祭"仪式中跳的舞蹈,傩祭源于史前社会的图腾崇拜,在商代形成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到了周朝时叫作"傩"。在漫长的二千多年中,"傩"寄托着人们趋吉避凶、祈福禳灾的美好愿望,活跃于神州大地,在岁月中与时代交织,与艺术结合,传承至今成为"中国古代民间舞蹈的活化石"。
-
《牡丹亭》惊梦·皂罗袍
-
作者:汤显祖 来源:大阅读:中学生综合文摘 年份:2009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中学 中学 课外阅读 课外阅读 文言文 文言文 《牡丹亭》 《牡丹亭》
-
描述: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也忒看得这韶光贱!
-
论罗汝芳对汤显祖的影响
-
作者:邹自振 罗伽禄 来源: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份:200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汤显祖 生生之仁 至情
-
描述:姓的爱戴。也是在这些思想的指导下,他能突破前人思维,大胆描写人生之“情”,创作出以《牡丹亭》为代表的戏剧佳作。
-
论罗汝芳的易学思想
-
作者:梁隽华 来源:周易研究 年份:2008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罗汝芳 罗汝芳 易学 易学 天命之性 天命之性 生生之理 生生之理 仁 仁 本体 本体 工夫 工夫
-
描述:罗汝芳三十四岁时得传《易》学,悟得易理贯通四书五经,认为《易》乾坤的生生之理就是天命之性,就是仁,也是心;太极不在易之外,而本身就是乾坤,是有和无的统一,实有道体又圆融无碍,它成为性命的根源,而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