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鹤”缘何变“黄雀”
-
作者:鸿毅 荣先 来源:咬文嚼字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黄雀 黄鹤楼 季羡林 传说 家庭原因 游览 郭沫若 唐代诗人 蒋介石 羽冠
-
描述:季羡林先生留学德国时,有过一段异国情缘。他曾与一位叫伊姆加德的姑娘相爱过,由于家庭原因,最终无果。季老在《留德十年》中写过这段感情,写得情真意切,感人至深,成为文坛佳话。其中有这样一句话:"到了瑞士,我同她通过几次信,回国以后,就断了音问。说我不想她,那不是
-
亲兄弟“情同手足”?
-
作者:赵丕杰 来源:新闻与写作 年份:2012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封神演义 郭沫若 宗白华 田汉 刘绍棠 俞平伯 通信 感情 文库 南通
-
描述:以上大情况告我,给我非常深刻的印象。"刘绍棠《绿杨堤》四:"他跟叫天子从小学一年级就是同桌,两人情同手足。"
-
东钱湖 打造国家级生态型旅游度假区
-
作者:暂无 来源:宁波市人民政府公报 年份:201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旅游度假区 东钱湖 龙舟文化 日本曹洞宗 郭沫若 水域面积 王安石 积淀深厚 淡水湖 宁波
-
描述:海故里。
-
虎年趣赏嵌虎联
-
作者:李盛仙 来源:语文天地 年份:201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王安石 上联 邱浚 对联 隐喻 郭沫若 商会会长 剑门关 员外 明代文学
-
描述:除夕鞭炮响,虎年临世间。茶余饭后,邀游书海,摘录了几副嵌有"虎"字的佳联妙对,以供读者品赏。相传宋代文豪王安石进京赶考时,路过马家镇,偶见马员外家门外挂一上联:"走马好,灯走马,灯熄又停步。"意在征集下联。王安石说"好对",却迟迟应对不出。次日王安石交了
-
文史博览
-
作者:暂无 来源:文史月刊 年份:2000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陈独秀 蒋介石 徐志摩 郭沫若 共产党的领导 人物形象 梅兰芳 《牡丹亭》 文史 国共合作
-
描述:对这个虎符很是喜爱,因它古气森森,绿霉斑斑,且很重实,就用之当作镇纸,燃起了他创作的欲望。1942年2月2日,他开始写作,用了10天时间,完成了五幕话剧《虎符》。在剧中,郭老塑造了信陵君、如姬、侯赢、朱亥、魏王、唐睢等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剧中的魏王,有讽刺蒋介石之意,演出后遭到禁止。全国各地,直到解放以后,很多剧院上演《虎符》,《虎符》可视为郭老的一部代表作。
-
说真话,诉真情
-
作者:王进军 来源:语文教学通讯 年份:2003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说真话 《我的童年》 《牡丹亭》 写作能力 健全人格 设计思路 农村妇女 《女神》 教师 郭沫若
-
描述:说真话,诉真情
-
老子确是图书馆长
-
作者:郭侃 来源: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年份:1991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老子其人 图书馆长 当代图书馆 清代学者 国家图书馆 郭沫若 史记 有争议 周礼 理论与实践
-
描述:确也留下了悬案。但是,经过历代学者的研究和考证,至今基本上有了一致的看法,即老子就是老聃,曾任周守藏史。郭沫若先生也相信《史记》对老子的记叙,误为老子是老聘,是孔予的老师。①梁启超是“疑老”派,但他
-
《兰文化探微》之五——沐浴洁身祈赐福——古代祓楔礼俗与兰(
-
作者:吴厚炎 来源:黔西南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四部备要》 兰文化 《艺文类聚》 佩兰 魏晋南北朝 《十三经注疏》 《周礼》 郭沫若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 曾点
-
描述:祓禊是古代除灾去邪的一种祭祀仪式,为儒家礼制中的“吉礼”.之后,演变为同“水”有关的民俗.
-
論井田制度的崩壞——中國古代公社的解体
-
作者:徐喜辰 来源: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份:195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井田制度 古代公社 周礼 家族公社 孟子 郭沫若 土地占有 西周时期 解体 农村公社
-
描述:,并且把凡是可以论证井田制度的文献材料,都一一加以否定说:“周礼是伪书固不可信。王制是汉朝博士造的,自然曾受了孟子以后的井田论的
-
虎簋盖铭简释
-
作者:王翰章 陈良和 李保林 来源:考古与文物 年份:1997 文献类型 :期刊文章 关键词: 《周礼·地官》 五邑 西周年代 两周金文 郭沫若 文王受命称王 十七年 吉金 《周礼》 周王
-
描述:虎簋盖铭简释●王翰章陈良和李保林1996年8月间,陕西丹凤县凤冠区西河乡山沟村出土了一件西周青铜簋盖,发现者为村民李新宽。簋盖已裂为4块,但4块拼接起来,尚无一字残缺。盖口直径23.5厘米,圆形捉手,直径6.6、高1.9、厚0.5厘米。盖饰直棱纹(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