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7月5日,抚州市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办 ,抚州市图书馆、抚州市属传媒集团抚悦少年少儿阅读中心及相关学校联合协办的 “共沐书香” 第二期第十讲阅读指导公益课堂再掀热潮。本次活动特邀抚州市属传媒集团抚悦少年张屿老师,以国际大奖小说《存梦银行》为引,为现场60余名学生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 “存梦之旅”。通过貘的文化背景、品析文字、情景体验与深度解析,带领孩子们走进貘太郎的世界,寻找他的麻烦与总结他的优势,为现场读者带来不一样的神兽体验。
自我介绍,感知貘的文化背景 鼻子像象、眼睛像犀、耳朵像马,这就是我们今天的主角--貘,现场的小读者们对这神兽十分感兴趣,纷纷拿起画笔进行联想创作。食梦貘具有辟邪和改变梦境的象征意义,唐朝诗人白居易曾经请画师把它画在屏风上来趋避头痛之疾,在这本书中食梦貘也具有吃梦、续梦的本领,让我们走进这本书一探究竟。 翻转课堂,探究貘的生存烦恼 课堂突破老师讲孩子听的课程模式,张屿老师让孩子们成为小老师,现场开启了朗读小火车,小读者们一个接一个地用洪亮的声音分享15段文字描述,找到了貘的生存烦恼:山里能吃到的噩梦越来越少;为了照顾貘长老,貘太郎 没办法远行;貘太郎在镇子上出现引起轰动,差点儿被送进动。得知貘的烦恼后,小读者们非常焦急,你一言我一语为它出谋划策,最后是如何解决的呢? 角色扮演,体验貘的行长身份 听老师读完貘太郎接下来的故事,孩子们感慨道“还好,有位好心眼的大叔帮助了貘太郎”。貘太郎的本领真不少,成功地开起了存梦银行,银行行长非它莫属,小读者们也期待有它一样的本领。通过张屿老师分发的“存梦单”,有人写下了美梦,“每次考试都能考到好成绩,最后考上大学”,也有人写下了噩梦,“被黑衣人追着跑,吓到惊醒……”随后,小读者们化身貘太郎,将好梦变得好上加好,噩梦变成好梦。梦虽虚拟,境却很真;助力美梦,常乐无忧。 《存梦银行》的导读课虽已结束,但它所激励孩子的是对于天马行空的想象,故事用童话的笔触,探讨如何化解恐惧、传递温暖,噩梦是恐惧的投射,美梦是希望的种子,相信孩子们读完书本会有一束光始终照亮着他的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