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秀检索
  • 馆藏检索

全国首播!我市“中国好人”石武荪亮相央视!

  • 发布时间:2023-12-28
  • |
  • 作者:暂无
  • 阅读次数:390

以实际行动播下“好人”种子,

让人间大爱促其生根发芽。

《中国好人》特别节目

将于12月27日(今天)20:37

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揭晓

石武荪从2022年全国605位“中国好人”中

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重点发布对象

在节目中亮相并向全国人民

讲述自己的故事

润物无声,施爱有道,他多次婉拒调离,坚守山区教育40余年,就像黑夜里的一颗星星,哪怕是微弱的一点光,也要点亮山区孩子美好的梦,他就是江西省抚州市黎川县华山镇华联村小退休教师石武荪,也是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好人。以实际行动播下“好人”种子,让人间大爱促其生根发芽。《中国好人》特别节目将于12月27日(今天)20:37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会与法频道(CCTV-12)揭晓,石武荪从2022年全国605位“中国好人”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重点发布对象将在节目中亮相并向全国人民讲述自己的故事。

  40多年来,他走得最多的路,是那条蜿蜒的山间小路;40年来,他牵挂最多的人,是那群可爱的山里孩子;40年来,他付出最多的事,是那方简陋三尺讲台艰苦的山村教学。40年,他就像一匹老马,一直默默坚守在距离县城30多公里的大山深处,用师爱培育新苗、融化贫穷、改变大山、收获价值。

  1979年7月,18岁的石武荪高中毕业后由于家境贫寒而忍痛放弃了去大学继续深造的机会。当时摆在他面前的选择很多,华山垦殖场给了他参军入伍、到场部医院当实习医生等多个选项,但他看到自己的家乡麻坑村因为地处大山腹地,交通闭塞,很多适龄儿童因出山困难而上不了学的现状。他给出的选项出乎亲朋好友的意料,主动要求回到自己的老家,在生产队的一栋旧仓库里办起了一所简易学校,当起了一名默默无闻的民办教师。没有课桌凳,先让学生自带,没有黑板、粉笔,先向商家赊购。生产队给他的工资一年仅300元,石武荪说,钱少点没关系,只要孩子们有书读就行。就这样,一师一校的麻坑村教学点办起来了。

 

  为了让更多的孩子能够上学,石武荪一口气开办了三个年级。他采用复式班教学的方式,一个人同时教几个班。农家门前有了教学点,农民送孩子上学的积极性空前高涨,石武荪的负担也越来越重,他一、二、三年级三班倒,学生可以休息,他却得车轮战一班接一班,一天站到晚。寒去暑来,他在透支自己的体力,他在消耗自己的精力,由于劳累过度,他多次在讲台上晕厥。苏醒后,看到一双双渴求知识的期待的目光,他又毅然重新站立在讲台上。有一次,他晚上突发高烧,一夜未退,第二天早上人还是昏昏沉沉的。父母和兄弟姐妹都劝他去医院看病,待退烧后再去学校上课。可他说,村级小学一个萝卜一个坑,没有机动的老师,我不去孩子们就得停课,那不行。执拗的他没上医院而径直去了学校。

  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祖国大地,石武荪所在的麻坑村也沸腾起来了,曾经的高中同学邀他一起去外面闯世界;家人也劝他说,你现在只是一名民办教师,随时都有可能被辞退,况且收入又少,何必硬要吊死在这边远山区的一棵小树上呢?同学的好意他婉言谢绝,家人的规劝他耐心解释,爱教如命的石武荪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在大山里继续当“孩子王”。

 

  1995年,石武荪通过刻苦自学,考取了南城师范学校。毕业后,已是国家正式教师的他,想要跳出大山并不难,但他没有选择远走高飞,而是主动要求返回深居大山、条件简陋的麻坑村小学任教,一晃十余年。其中,他因教学出色,多次有调进乡镇及县城从教的机会。石武荪何尝不想走出大山换一个好一点的环境呢?但山里的孩子们离不开他,村里的乡亲们舍不得他走,他与孩子们已经有了一种难以割舍的师生情结。他一次次放弃了走出大山,一如既往坚守着一份执着。

  因为在自己的家门口办学,长期以来,石武荪的家也成了村小的“分校”。放学后,很多学生不回自家而喜欢拥入石老师的家,嬉闹的,做作业的,请老师辅导的,石武荪总是不厌其烦、有求必应。家里的桌子板凳成了学生的课桌凳,天黑了学生要用电灯,口渴了学生要喝开水,学生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可以随心所欲,孩子们总是笼罩在一片温馨之中。一次,开学好几天了,都没瞧见学生曾琴活泼的身影,石武荪急了,一打听,原来是孩子交不起学费,想中途辍学。石武荪急切地找到孩子的家,把孩子接回学校并给垫付了学费。40年来,连他自己都记不清给多少娃交了或垫付了学费,圆了他们的上学梦。家长们都说,我们学校有石老师这样的老师,那是这些山里娃前世修来的福啊!

 

  2007年,因工作需要,石武荪来到与麻坑村一山之隔、另一个更偏远的山区小学华联小学任教。作为学校唯一的住校老师,石武荪更是家校合一,把学校当作自己的家一样精心呵护和管理。学校的房子漏了,他上房顶检漏;学校的课桌凳坏了,他当上了木工;学校的电线短路了,他又得干电工;下大雨教室里进水,他又成了泥水工……一次,学校的一位老师随手把一台陈旧的电风扇扔到垃圾围里去了,石武荪听说后,又偷偷跑去将那台旧风扇捡了回来,经过几个小时的修理,电风扇又发出呼呼的旋转声。学校的其他老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有时主动帮帮他,有时也劝他请专业人员来修补。可他说,村级小学学生少、经费缺,学校要用钱的地方又很多,能省一点就省一点,我们千万不能增加学生家长的负担啊

 

  春夏秋冬,暑去寒来,石武荪的肤色变黑了,脸上布满了皱纹,身体也不如以前硬朗。远在广州工作的儿子看到50多岁的老爸还在这样日夜操劳,非常心疼,多次劝他提前退休,带着自己的母亲一道去广州生活,还能帮他照看小孩。至今还是代课教师的爱人也多次相劝。可他总是一笑了之,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依旧是在静谧空旷的校园里巡查一圈,他离不开学校这个大家庭啊!

  就这样,40余年如一日,一批又一批学生在石老师的悉心教育、精心呵护和细心照料下茁壮成长,一拨又一拨孩子走出大山,进入高校,迈向社会,而他们的石老师却依旧留守大山之中,用他慈父般厚重的大爱,一如既往为孩子们撑起一个又一个安谧、温馨的港湾。

  来源:文明江西